【本報訊】女士突然變得脾氣暴躁,情緒不穩,身邊人總會取笑是更年期提早來臨,原來這些症狀可能是由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俗稱甲減)引發,有家庭醫生指,每100人中就有2至3人患上甲減;女士患病的風險遠高於男士,若病情持續,不但影響新陳代謝,引發暴肥,更可導致不育、小產或早產等,甚至併發可致命的「粘液性水腫」。 記者:鍾麗霞
女士們不要忽視經常疲倦及手震等症狀,家庭醫生羅頌敏表示,甲狀腺會分泌甲狀腺素維持新陳代謝功能,例如控制心率、調節血壓、平衡能量消耗等,若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患者會出現容易疲倦、手震、集中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性慾下降及體重增加等症狀,也有夏天怕凍及天氣潮濕仍皮膚乾燥等反常症狀。
羅頌敏指,女患者會出現經期紊亂或經血量增加,或因影響排卵導致不育症狀;甲減持續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少數人因併發粘液性水腫令呼吸減慢,血壓及體溫下降致死。
甲減較常見於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約為一比五,但也有約10%至15%人口是患上症狀較輕微的「亞臨床性」甲減,這些患者多數是透過身體檢查,或因經常疲倦卻找不到原因,抽血檢查才發現患上甲減,雖然40歲以上人士患病風險會增加,但也有十多歲青少年患上此病。
以甲狀腺素補充劑治療
她指出,曾有一名40多歲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的中年女患者,脾氣突然轉壞,集中力及記憶力又轉差,雖然食慾下降,卻暴肥八磅,最初以為情緒病所致,檢查後才發現甲狀腺偏大,血液測試顯示甲狀腺功能下降,患者接受甲狀腺素補充劑治療後,體重回復正常,症狀也逐步減退。
曾接受抗甲狀腺素藥物、放射性碘或甲狀腺切除治療的人,患上甲減的風險較高,患者可於治療或手術後數年至十多年後才出現減甲,故患者容易忽略症狀。患者可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補充劑治療,每天一次、連續服用約一周後,症狀一般可以緩解,但患者很多時需要長期或永久服藥。
甲減常見症狀
疲倦、集中力及記憶力轉差
容易抽筋,特別是小腿肌肉
手震
經期紊亂及經血量多
便秘
性慾減低
怕冷
體重增加5至10磅或以上
皮膚乾燥
手腳浮腫
資料來源:羅頌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