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德國球迷,我認同年屆48的馬圖斯在球員時代確是好波之人,但對於他仍以偶像自居,以及死撐自己教波叻的行徑感到討厭。
球員時代的馬圖斯,腳法不秀麗,不過攻守兼備、紀律性強及具感染力,相當耀眼。92年歐國盃決賽周他因傷缺席,如他能出賽,德國或不會在決賽負丹麥。無疑他很出色,可是一把年紀仍堅稱是德國球壇偶像,又說是碧根鮑華以外德國最偉大的球員,就有點兒那個。畢竟,武勒、奇連士文、森馬及簡尼都很有成就,如果馬圖斯的位置是僅次於碧根鮑華,他們亦應如是。
馬圖斯00年掛靴後,於01年轉當教練,8年間教過6支球隊,令人奇怪是他竟從沒試過於德甲或德乙執教鞭。他指是因德國球會對他有偏見,認定他與拜仁及小報《圖片報》的關係太密切,擔心他日分手會有麻煩。可是他從來沒反省,自己轉工的速度快過換女友,戰績亦欠奉。
事實證明踢波叻不等於教波叻,像白賴仁笠臣及尹巴士頓,以及與馬圖斯的舊戰友歐真泰拿、布林美及奇連士文等,都是踢波一流教波九流。有人說,踢波叻的人往往太主觀,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他人身上。的確當今球壇的名帥如雲格、軒迪克及費格遜,踢波時都是名不經傳。
馬圖斯希望德國球會能信任他,給他一次機會,但此前必須要有戰績支持。以教練來說他還年輕,只要肯虛心學習,總有成功一日。
文:青蛙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