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近年廣為人知,除培育出後來獲科大破格取錄的「星之子」陳易希外,還因為在學界體育賽事交出優異成績。這所「其貌不揚」的中學能夠在學界賽屢創佳績,與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積極參與運動有關,更因此贏得「學界兵工廠」美譽。記者:鄧永賢、曾雁平 攝影:王子俊
相對男女拔或喇沙等星級中學,譚李麗芬在學界賽事的風頭當然有所不及,能夠投放的資源亦難以相比;但在有限資源下,譚李麗芬在方順源校長及胡裕星老師領導,加上舊生積極回校教導後輩,使該校目前有逾20名,包括足球、籃球、手球、保齡球及攀石等港隊代表,部份更達亞洲水平。
學生熱情補硬件不足
採訪當日,記者走到學校所在的屯門紅橋,學校大門設在橫街,基本上不顯眼;或許硬件稍遜,但這所「學界兵工廠」的學生卻以熱情搭夠。校內3個籃球場放學後迫滿學生,進行不同項目的訓練,其中近期忙於準備本月在印尼舉行的亞青盃足球外圍賽、港青隊長梁冠聰及羅港威,除訓練外亦會抽空與同學打籃球,就算太陽落山,學生們仍不願離去。
方順源由譚李麗芬創校便擔任校長,今年已是第20年;可能因為本身熱愛運動,故在五育之中,方校長相當重視「體」:「這是一間引發學生潛能的學校,學校原則上不會刻意將資源集中在運動發展,而且他們如達港隊水平亦可獲參賽資助;不過如學生有需要,校長亦有責任協助。」譚李麗芬在04年得到一次過總值100萬元的「譚益芳基金」,學校每年會批出10萬給50位(每人2,000元)在學術或體育錄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作境外考察、學業或體育發展。
該校體育老師胡裕星(胡sir)表示,學校強調多元發展,所以鼓勵學生參與最少一項運動,希望發掘學生潛能:「屯門這個社區比較複雜,學生放學後留在校內做運動及訓練,有老師及教練睇住,可減低學生去蒲學壞的機會;現在最開心是見到好多當年在這裏讀到書又在體育取得成績的舊生,畢業後主動回校幫手。」
獎學金撐港隊學生
今年讀中六的梁冠聰說:「學校鼓勵同學參與運動,並設獎學金獎勵晉升為港隊的學生,雖然數目唔多,但可資助我們到區外訓練的交通費,又會幫學生買保險,如受傷可獲約一半醫藥費;學校亦好支持我們代表香港出賽,賽後老師樂意為我們補課,令我們更放心爭取好成績。」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校長︰方順源〈圖〉
創校年份︰1990年
地址︰新界屯門新墟新和里10號
網址︰ http://www.tllf.edu.hk
著名校友
羅文光、梁民熊、余永興、蔡青(甲一籃球員)、紀嘉文(港隊長跑代表)、黎志偉(港隊攀石代表)、練明輝(港隊手球代表)
註:只列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