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內地記者節,官方舉行慶祝活動之時,至少仍有28位記者因政治原因身陷囹圄,受着牢獄之苦,《法制早報》前記者齊崇淮是其中之一。正在服刑的齊崇淮近日對外披露,自己在獄中受到非人折磨,要落礦井挖煤、肋骨被打斷、每日工作20句鐘兼吃不飽。他的妻子昨日哭訴,絕不會讓下一代去做記者!
46歲的齊崇淮曾在《山東工人報》、《人民公安報》等媒體任職,被捕前是北京《法制早報》駐山東記者站負責人,曾發表不少揭露地方腐敗黑幕、為民間維權吶喊的報道和文章,獲內地媒體譽為「良心記者」、「反腐勇士」,民間更讚他為「山東好漢」。
2007年初,齊崇淮揭露山東滕州市委、市政府耗巨資興建豪華辦公樓,引起巨大反響,滕州當局大怒,以「敲詐勒索」罪拘捕他,去年將他判囚四年。事件曾引起海內外關注,內地媒體公開質疑當局做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世界報業協會、香港支聯會等曾去信中共領導人,呼籲釋放齊崇淮。
綁鐵椅打到暈再淋水弄醒
近日,齊崇淮透露了他失去自由後受到非人折磨的情況,包括初審時被刑訊逼供,綁在鐵椅上任由公安拳擊昏迷,再被用礦泉水淋頭激醒;判刑後被關在滕州監獄,送到獄方煤礦當廉價勞力,落井挖煤,每日要做20小時,吃不飽、缺水喝,左腳、膝蓋和腰嚴重病變。
他還被安排在井下鋪鐵路,每條鋼軌15公斤重,每次要扛兩條,每日來回幾十趟,做到膊肩總是血淋淋,雙腿腫得失去知覺。他曾被獄頭毆打至肋骨骨折,昏迷過去,醒來想找獄警投訴卻不被理睬;入獄首個月慘遭暴打六次。
妻告訴孩子:「絕不要做記者」
本報昨致電齊崇淮妻子焦霞。一問起齊崇淮近況,電話那頭即時傳來抽泣聲。焦霞稱,前不久帶着一對分別12歲和10歲兒女去煤礦探監,見丈夫人都變了形,40多歲但看起來老得不成樣。孩子們見到爸爸,只會掉淚哭泣,但齊崇淮表示對自己的選擇永不後悔。
目前靠做清潔工每月掙750元人民幣養家的焦霞,對記者節收到記者問候表示感謝,她說:「今天大早孩子還提起,說今天是記者節,他們還記得這個節日,因為以前他們爸爸當記者時,也過這個節。但今天,我只告訴孩子,長大後絕不要學爸爸做記者!」
中國是新聞管制最嚴的國家,「無國界記者」上月公佈,中國新聞自由排名在全球168個國家居倒數第8位。總部在美國的保護記者委員會早前指,中國連續第10年成為全球囚禁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共有28名記者遭囚禁,其中24人是網絡記者。本報記者
記者內地入獄事件
譚作人 《文化人》雜誌前主編
因調查四川地震死難學生人數,今年8月被控洩密罪待判
齊崇淮 《法制早報》前記者
因爆山東滕州巨資建辦公樓,08年被控「敲詐勒索罪」,判囚4年
昝愛宗 《中國海洋報》前記者
因參與維權批評時政,06年被當局除名,列為異見禁出境
師濤 《當代商報》前記者
因通過雅虎向境外投稿,05年被控洩密罪,判囚10年
姜維平 香港《文匯報》前駐大連記者
因在海外投稿爆中共醜聞,01年被判囚8年,後減刑2年出獄
高勤榮 《山西青年》前採主
因報道山西官方虛假政績工程,98年被控洩密罪判囚8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行業列高危 戰地記者不受保
內地記者雖有「無冕之王」稱號,但因從業風險高,加上各地常發生記者被毆打甚至判刑等事件。因此,記者已被列入內地10大高風險行業之一。廣東省各保險公司除拒絕承保戰地記者外,還大幅提高一般記者的意外保費。
內地10大高危職業包括:煤礦工人、建築工地民工、緝毒卧底警察、煙花爆竹工人、消防員、押鈔員、私家偵探、特技替身、高空清潔工、新聞記者。
太平人壽廣東分公司表示,投保對象的職業風險會被分為一至六類或拒保,其中新聞從業員內勤是一類,外勤是二類,攝記屬四類,被列入四類者購買意外險要加保費,戰地記者則屬拒保之列。
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亦稱,意外保險職業風險類別中,媒體記者屬第二類,高於第一類的普通人群,與演員、體育老師、郵遞員等職業群體處於同一水平,即記者遭受意外風險可能性較大,因此保費會較高。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記者面臨較多突發狀況,記者應選擇足額的意外險,加上記者經常赴各地採訪,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特別是火車、飛機等非常頻繁,因此也需要加強交通方面的保險。
廣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