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國寶運台史冊曝光軍艦商船分3批運送

北京故宮國寶運台史冊曝光
軍艦商船分3批運送

台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清明上河圖」等稀世珍寶,吸引眾多世界各地觀光客。近日國民黨黨史館發現一本罕見史料,記載了當年北京故宮國寶,在1948、1949年間,被國民黨分三批以軍艦、商船等運去台灣,總數2,972箱,雖然只是當年從北京南遷13,491箱文物的22%,但堪稱是「國寶中的國寶,精品中的精品」。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表示,這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存台文物品名及件數清冊」,於1949年11月編印,這本罕見史料適逢中華民國政府遷台60周年被發現,令他感到十分意外,卻也萬分驚喜。

毛公鼎內鑄有長篇銘文,在青銅器中獨一無二。互聯網

東坡肉形石外觀似真的五花腩。台灣《蘋果日報》

佔南遷文物22%

根據這份史料記載,1948年11月20日,因為國共戰爭關係,國民黨政府決定將由北京故宮南遷到南京的13,491箱珍貴文物,選擇當中的2,972箱,先後分三批以軍艦、商船運送赴台,雖然這只佔當年南遷故宮文物中的22%,但都屬「國寶中的國寶,精品中的精品」。
據悉,北京故宮第1批文物是在1948年12月21日,在南京下關碼頭被裝入中鼎號運輸艦,22日離開南京,26日運抵基隆。
第2批運去台灣的故宮文物,包括銅器、琺瑯等寶物共486箱,7,049件。1949年1月9日運抵基隆。
第3批文物包括瓷器、鍍金銅器等,共154箱、1,275件。在1949年1月29日被裝上崑崙運輸艦,輾轉在2月22日才抵基隆。
據悉,台北故宮收藏文物逾65萬件,其中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被稱為鎮館三寶。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