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喜歡動輒指控的城市,氾濫罪名遍地,流行未審先判,永遠何患無詞。
「誇張失實」,廣告的罪。這大概是廣告的原罪了,和「教壞細路」帽子永遠叮噹馬頭打崩頭坐亞望冠爭奪「罪王」寶座。今次的被告是樓盤「銀湖.天峰」。
「誇張失實」。廣告片不是紀錄片呀,誇張就當然失實,方形當然起角,酥炸當然熱氣,花貓必然偷腥,早些日子你問不少香港人,曾蔭自然濫權,那有「誇張寫實」、「誇張誠實」的呢?廣告片當然可以誇張,經常誇張,精於誇張,而誇張就一定失實,那是其中一種手法,這合法誇張叫creativelicense,有牌想像萬歲。穿了名牌球鞋就能在籃球場上一個打九個嗎?你信我都儍,你儍我都唔信。買賣兩訖,無人被騙。
廣告手法,絕對可以誇張,但產品承諾,一定要確實。創作手法,用比喻加戲劇添刺激煽官能,總會誇張;但承諾,一定要實,要能兌現。「銀湖.天峰」廣告曰:「Whereisyourparadise?」、「美艷不可方物嘅奇山秀水」(香港真係有?),「生活,每一日都與大自然為伴」(實與另一大型屋苑為伴),resort乎?馬爾代夫乎,離譜啲掛!不是手法問題,是承諾擺明彈票的問題。廣告不是紀錄片,但也不能假大空,罪名成立。
"Deceptiveadvertising",從來是指承諾,非手法。舉個上月尾新鮮熱辣的例,一個震驚全美國家長的案例:《BabyEinstein》影片系列,迪士尼旗下的吸金之王,宣布願意給買了其產品的消費者退款,等同默認產品功能與承諾不符。這年銷總值超過二億美元的生意、被歐美以至全球父母奉若神明的育兒聖品,並沒如它聲稱的令幼兒變得聰明、變成天才。多年來,它一直廣告,說自己如何有教育性、如何能令孩子變得聰穎,全美每三個6個月至兩歲大的幼兒就有至少一個"BabyEinstein"video,父母都急不及待相信一個七彩繽紛有歌有畫的電子baby-sitter可以促成又速成天才兒童,容許他們花最少時間流最少汗用最少心思培育就能令子女成材,Sorry。這些承諾原來並無根據,反而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建議幼兒兩歲前不應看電視,有調查更指兩歲前看電視有礙發展。虔誠地買"BabyEinstein"光碟的父母,都是相信了它的承諾才會前仆後繼付鈔,靠deceptiveadvertising的虛假承諾贏取生意,當然是大問題。強如迪士尼未打官司先回水,情理不必多說。
創作手法,誇張無罪,但絕不能創作承諾,那等同商業自殺,蠢不可及。"Nomatterhowskillfulyouare,youcan'tinventaproductadvantagethatdoesn'texist.Andifyoudo,it'sjustagimmick,it'sgoingtofallapartanyway"-廣告宗師BillBernbach。
香港的樓盤廣告,問心,道理,其實並不一樣。問心,有幾多人是因為相信了「美艷不可方物嘅奇山秀水」而被「騙」了去買樓?本來,人在市場,恨遊戲,不恨炒家;恨賭場,不恨莊家,你一恨,就輸品了,但問題是香港有些莊家太過目空一切,朱門酒肉大家知你臭,但剝了人光豬還口舌招尤過市,無法無天就配忍無可忍,信和這隻白狗,要怨就怨光天化日把堆填區說成心曠神怡、「健康優質及可持續發展」的黑狗。「恨罪,愛罪人」,香港,十世也出不了一個甘地。
做廣告、做創作,出得嚟行,預咗俾人彈,不必介意指控、不必介意罪名,但必需非常介意當以應有的判斷力,在蜩螗的風風火火中把道理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