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遲「退」好過早「退」 - 黃德几

洞悉先几:遲「退」好過早「退」 - 黃德几

澳洲央行上周宣佈一個月內第二次加息,把官方利率上調0.25厘至3.5厘,其後挪威亦宣佈加息0.25厘,在全球央行紛紛宣佈「退市」的陰霾下,美元滙價反彈,外資一度停止流入本港。
不過,美國聯邦儲備局、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上周舉行議息會議,一如市場預期,三大央行皆維持利率不變,並維持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其中,聯儲局會後聲明重申,由於資源使用率低,通脹保持低企,加上通脹預期穩定,聯儲局將繼續保持量化寬鬆政策,美元滙價反彈亦告一段落。
筆者在10月11日在本欄撰文《強美元得個講字》指出:「隨着美國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美國逐漸取代日圓,作為套息交易貨幣的角色……雖然美國經濟改善,個人開支上升,儲蓄率回落,樓市亦有止跌回穩迹象,汽車銷情亦明顯好轉。然而,當地失業率續創9.8%新高……消費信貸連續7個月出現負增長……反映零售市道並未全面好轉。由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中,近4成企業的稅前盈利,均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美元弱勢對美國經濟的正面影響,實在是不言而喻……美國在未來一年內,將繼續維持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宏觀條件未配合

筆者上述的看法,為聯儲局暫不「退市」的主要原因。澳洲接二連三加息,主要由於當地房地產及資源價格持續上升,通脹預期升溫情況下,「退市」實在合情合理。然而,英國第3季GDP按季下跌0.4%,萊斯銀行集資、蘇格蘭皇家銀行需要英國政府注資,足以反映英國經濟仍未擺脫衰退。雖然歐洲央行,料在年底前宣佈結束為期一年的流動性貸款計劃,即以低息向金融機構提供貸款,但由於歐元區通脹預期仍然穩定,在目前經濟狀況下,歐美各國實在難以在短期內全面「退市」。「退」不「退」與對不對,就歐美目前經濟,遲「退」應比早「退」好。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