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裔美軍哈珊,突然發狂,開槍掃殺了十幾個同袍兵。
這筆血債,向誰討命?明知局勢敏感,還要招納阿拉伯裔士兵,死者的家屬,應該向美國的軍方索命。
軍隊、外交人員、特務機構,是敏感組織,沒有「平等」可講。英國和加拿大的軍方,軍官人員,只要手上有點職權的,娶了外國女人為妻,都要退役:妻子的國籍,以俄羅斯和中國最不受歡迎,美國和德國老婆,由於其祖國是自己人,盤問兩句,多半無事。
是不是「歧視」?有一點點。但國家安全至上,寧願寃枉,也不能冒這個險。美軍徵召黑人,當下士無所謂,美國在非洲並無重大的敵人,即使這樣,黑人在軍隊陞遷,也有重重阻力,前國務卿鮑威爾,不是黑人,而是黑白混血,像奧巴馬一樣,到了美國自由寬容的極限。
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有戰爭,此時此刻,阿拉伯裔的士兵應該一律勒令退伍,長俸賠足─不是國家不信任你,而是軍隊,是最種族歧視的地方,你會受足白人同袍甚至黑人的白眼和欺壓,長此下去,你也會心理變態。
國家為了保障閣下的精神健康,請你捲鋪蓋走路,這不是種族歧視,而是非常時期,對少數民族弱勢社群的關懷。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政府把全國的日本僑民禁閉起來,英國也把全國的德裔英國公民─只要祖家三代有德國血統的,也邀請進禁閉營。戰後,幾家禁閉營給一對叫畢特林(Butlin)的兄弟買下來,做了渡假酒店,今天這個名字家喻戶曉。
十幾條人命,無辜葬送,他們死在言必「政治正確」的美國左派之手。堡壘最易由內部攻破,美國國內的蛀蟲太多了,他們不是貪官,而是所謂自由知識份子。美軍也有伊斯蘭兵,「外國有先例」,香港的特區政府為什麼沒有一個印巴裔的香港人當警察?這是什麼「國際都市」?太過種族歧視了,壓力團體,要向這個政府施一施壓:美國都這樣平等,為什麼特區沒有?又多一個喧玩的議題,香港真好,永遠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