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診療室孝順女資不抵債 仍月供股票 專家勸先還債後投資

理財診療室
孝順女資不抵債 仍月供股票 專家勸先還債後投資

負起家庭大小開支的Ann,不止人工月月清,還欠下4萬元債項,雖有還債能力,但她選擇將資金用作投資。理財專家指,進行一切投資前,應先還清負債,並以記賬方法找出消費漏洞,以助縮減支出。
記者:余美玉 攝影:程志遠

雖然Ann收入看似不錯,但其實每月僅能收支平衡,因其母親早年生意失敗,欠下大筆債務,Ann傾盡所有為她還債,但媽媽一直失業,找不到工作,因此她成為家庭經濟支柱。雖然開支不少,但她仍月供國壽(2628),用光最後剩餘2000元。
此外,Ann本身亦欠了4.3萬元債項,因其弟剛升讀大學一年級,家中又沒有儲蓄,故向男友借了2.3萬元,解燃眉之急,但下學期學費約2萬元仍未有着落。「上個月爺爺過身,我們沒錢做後事,只好用信用卡透支了2萬元應急,但我每個月收入都是剛剛夠用,正煩惱如何還錢。」
為解決財務困局,Ann想出3個方案:
A:不供國壽,將每月供款還債。
B:繼續月供股票,借私貸還債。
C:繼續供股票,但將手上國壽沽出套現,找清卡數及向男友借的貸款。
而Ann亦希望5年後與已畢業的弟弟合資買樓,讓家人有穩定居所。

《個案》
讀者:Ann
年齡:29歲
家庭狀況:未婚,與母及弟同住
職業:秘書
月入:2萬元(已扣強積金)
支出:2萬元
資產:股票現值2萬元、現金5000元
債項:4.3萬元
目標:還清債務,5年後買樓
症狀:家庭負擔重、資不抵債

 

分析
宜沽股票還卡數止血

晉裕投資研究部聯席董事林偉雄指出,Ann現時資不抵債,每月又沒有儲蓄,加上將所有家庭重擔一人摃起,極為不智,應適當地將重擔分予別人,才不會壓跨自己。
首先,Ann要解決債務問題,對於她提出的3個方案,林偉雄及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均表示,每個皆有不完善之處,最好糅合A及C方案,即先清債務,再作投資。
林偉雄指,理財首要大原則是在沒有債務狀態下,才開始投資。Ann現負債4.3萬元,其中欠男友2.3萬元,但沒計利息,林偉雄建議Ann先還信用卡現金透支款項「止血」,因其利息可高逾30厘,拖得越久,利息支出越大。Ann手上的國壽,現值2萬元,雖然該股有升值潛力,但現時年回報一定沒有30厘,不足以彌補卡數利息,應先沽出套現清卡數。
至於月供股票投資,林昶恆建議先暫停,利用供款分期攤還2.3萬元借貸,雖然男友沒有向Ann收息,亦沒有催她還款,但為防日後有財務糾紛,應先還債,一年後才再投資。

日後投資可揀盈富

一年後,Ann應還清所有欠債,可恢復月供股票,為資產增值。同時亦完成矯齒療程,省下每月2500元。建議月供盈富基金(2800),因是追蹤恒指走勢,並非單一股票,風險較低,而且交易成本較基金低。林偉雄表示,「這筆資金亦可投資基金,但Ann或於5年後置業,基金需長期才見成果,短期仍以股票升值潛力較高,加上基金收費高,故月供較低成本的指數基金較適合。」

信用卡透支利率

‧滙豐 實際年利率:33.07厘
‧渣打 實際年利率:34.70厘
‧東亞 實際年利率:36.35厘
‧星展 實際年利率:32.74至37.49厘
‧永亨 實際年利率:21.83至35.98厘
註:資料截至11月4日
資料來源:銀行網頁

建議一
難獨孭家庭重擔

兩位專家直言,Ann家庭負擔太重,但其實這些重擔,部份應由家人分擔,例如胞弟的學費,應由他自己肩負。林昶恆指:「對於Ann來說,最大的財務隱憂是弟弟的大學學費,3年課程動輒要十數萬元,事實上弟弟已升上大學一年級,並非中學生,應自立,學費由自己負責。」

無迫切需要置業

除找兼職幫補,亦可考慮學生資助計劃,待畢業後才攤還政府,現時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利率低至3.599厘。
至於5年後置業,林偉雄認為並沒有迫切需要,建議她不如多儲蓄及投資,為資產增值。如非置業不可,則可利用月供股票,一年後每月投資4500元,投資期4年,估計屆時得25.9萬元,可用作細價樓首期。

林昶恆

Ann5年後月供股票回報

‧投資股票:國壽(2628) 月供金額:$2000 預計金額:$11.5萬
‧投資股票:盈富基金(2800) 月供金額:$2500 預計金額:$14.4萬
註:以上投資1年後開始,設投資期4年,回報9厘計

建議二
利用記賬減消費

Ann想改善現時的消費習慣,林偉雄建議,「應養成每日記賬習慣,將衣、食、住、行四大支出列出,而且最少持續3個月,才可實際反映自己的消費模式。」利用記賬檢討自己的消費漏洞,隨後訂下慳錢目標,並告訴男友及同事,請他們鼓勵自己,及於衝動消費時稍作提醒。
希望Ann於家用、飲食方面各慳一成,目標金額750元。該筆儲蓄可先用作增加流動現金,金額為5至6個月的家庭開支,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