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事 - 倪匡

花 事 - 倪匡

每被問及:在異邦如何打發日辰,回答總是:種花養魚……,種花行先,再及其他。蒔花,確然是打發時間的好方法,而且是十分有趣的方法:眼看他發芽,眼看他成枝,眼看他開花,再眼看他花謝,整個生命過程,都在眼下進行,其間的苦樂,即使花事已過,也仍堪回味。
種花,是和植物訂立一個生命成長的合同。其關係之密切,可比人際關係中的夫妻。是的,夫妻,要比朋友更甚。因為這合同一經訂立,他把生命,交到了你的手上;而你的快樂,也取決於他的成長。也有將這種關係解讀為人和植物之間的互動溝通關係,以為只要對植物好,悉心照料,依時淋水,按期施肥,甚至進而對他絮語、唱歌,植物就一定會愉快生長。這種想法,十分錯誤。
要植物愉快生長(植物愉快,生長必然蓬勃),決定的一方不是人,而是植物本身。就是說,你照顧得再好,而照顧不合植物的本性,植物就不會愉快,會抗議,抗議的方式很直接,生長不良、枯萎、死亡。
每種植物都有獨特個性,違其性,必無成,依其性,就茂盛。別和植物性情搞對抗鬥爭,一定要搞,植物死了,你照顧枯枝好了。
所以種花要花好,必需順花意。花意有喜濕暖,有喜乾寒,或喜酸土,或樂鹹泥,都別想改變他。
這從事花事的不二法門,也可以說順花意就是順天意,人花的關係是不是可以伸延到人際關係上?若可以,又應該是哪一種人際關係?前面提到過的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乃至政府和百姓的關係?還是人和自然的關係?哈哈,這樣聯想法,又自尋煩惱了不是,大違種花的本意,還是不要多想,一門心思等花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