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的操守 - 古德明

曾蔭權的操守 - 古德明

上月中,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勾畫未來發展,泛泛的大計鴻圖之中,忽然有個實實在在的小燈泡:曾蔭權下令全港家家戶戶,都要買個省電燈泡保護環境,不論用不用得着,也不論這種燈泡污染環境其實比普通燈泡更厲害。香港市民愕然之餘,新聞界傳出消息:曾蔭權親家是省電燈泡的大代理商。
跟着又有消息傳出:曾蔭權的弟婦,和國際金融海嘯下許多人一樣,買雷曼迷你債券虧了本,卻能無聲無息,先他人之賠償而獲得賠償。「曾蔭權假公濟私」議論一時甚囂塵上。
終於,曾蔭權忍耐不住,走出來橫眉怒目說:「新聞界有人質疑我的操守,無中生有,惡意中傷,最近變本加厲,毫無事實根據,肆意攻擊,以削弱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他用連篇成語,當做解答了連串疑問,是典型新中國政壇邏輯,正如這個政府不許民選,卻不知怎樣先有了「市民對政府信任」的結論。
舊中國政治家不是這樣回答譏評的。
宋朝時,御史唐介聽信風聞,彈劾宰相文彥博,說他曾向宮中妃嬪送西蜀名錦,以求進用,結果文彥博罷相,唐介也遭貶謫。後來朝廷再召文彥博擔任相位,文彥博上書為唐介說項:「唐某所言,正中臣罪。召臣未召唐某,臣不敢行。」唐介於是同時獲朝廷起用,成為一代名臣(《宋史》卷三一三、《邵氏聞見錄》卷十)。
明朝時,楊廷和為相,心知武宗皇帝荒淫無道,不能諫正;眼看奸臣江彬擁兵橫行,不能制止。有一天,一位書生登門求見,上書切責,楊廷和以禮相待,流淚說:「久當不負良意。」他沒有食言,待武宗一死,就計擒江彬,整頓朝綱(《明史》卷一九○、《玉堂叢語》卷五)。
楊廷和、文彥博受到抨擊,不會咬牙切齒,指摘人家「要削弱政府威信,惡意中傷,無中生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他們為政的操守。所以史書異口同聲,稱譽他們「卓然有古大臣風」。
但曾蔭權不是古之大臣。他是新中國高級幹部。所以,請不要問為什麼他表兄可以違法租用公地,為什麼他弟弟即將出任要職的地產公司可以違規經營賣車場,為什麼他以公函要求醫務委員會修改成例方便他兒子行醫,為什麼他在媳婦專業考試前一天宴勞試官等等,否則你就是惡毒用心,扇動顛覆特區政府。
香港家家戶戶一律要掏腰包買省電燈泡,沒什麼大不了。前保安局長劉淑儀雖然一直和曾蔭權明爭暗鬥,但日後要角逐行政長官金交椅,就不應火上加油,呼籲曾蔭權「具體解釋醜聞」。劉淑儀忘記了一件小事:中國大陸一百五十個機場,全部要採用胡錦濤兒子公司的產品。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