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勤力逛書店,大概會錯過《建築家──安藤忠雄》這本有趣的自傳。老實說,這是近幾個月來看得最過癮的書,到最後幾十頁還有種捨不得看完的感覺,擔心看完後短期內找不到這樣有趣的書。
聽朋友提過安藤忠雄這個名字,只是自己是建築的門外漢,對他的建築理念風格一無所知,但翻了幾頁後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說建築的書,它是一本講如何對待人生的書,建築不過是引子。
為了欣賞建築大師柯比意(LeCorbusier)的作品,他在二十四歲那年耗盡所有幾年工作掙回來的錢到歐洲做了一次長期旅行。他說,從照片中「看到西歐的建築蘊含着強勁的力量,這是講究細節、強調與自然融合的日本建築所沒有的。」所以他要親身走一走。這趟旅程不單讓他看到柯比意在不同城市的建築,還讓他「生平第一次看到地平線與海平面。」養大他的外婆對安藤忠雄花盡積蓄到歐洲看建築這件事只說了一句話:「錢不是拿來存的。錢善用在自己身上時才有價值。」
雖然不懂建築,仍然覺得這位安藤先生的作品大膽、創新、basic,亦讓住的人、用的人有空間反省反省。譬如在淡路島建佛堂,安藤建議在小山丘上建蓮花池,再把佛堂建在蓮花池下,以表達沉潛的佛教精神世界。起初住持及信眾都反對,認為沒有屋頂的寺廟難以想像,但安藤堅持設計,並得到一位高僧大力支持,最終建成了這座「蓮池下的佛堂」。
邊看他的建築作品,邊聽他說自己的經歷及故事,邊記下他一些有意思的說話,很快,三百多頁的書就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