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要為正在成形的地產泡沫「消氣」,單靠終止在去年出台的房地產稅費優惠政策未必成事。國務院旗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認為,地產商的囤地、捂盤和違規等問題,導致個別地區的樓市過熱,更重要是,現存制度本來可以解決問題,惜政策執行不到位。
王玨林接受內地傳媒時表示,房地產市場存在問題,包括房價上漲過快、市場走勢不穩定、個別地區土地市場過熱、政策執行不到位。
但值得注意,目前市場的主要問題不在土地供應環節,而在市場開發環節,其中,囤地、捂盤、違規變更規劃和容積率等現象一直存在。儘管現有制度可處理上述問題,不過,如上述提到主管部門執行力度不足,令事情難解決。
既然短期內暫難解決,先終止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樓市優惠政策亦可解燃眉之急。王玨林稱,「保八不成問題,房地產形勢好,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樓市優惠政策有可能在年底到期終止」。
銀監促銀行監控地產貸款
王玨林未有詳細提到政策執行不到位的箇中原因,不過,包括中銀監、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門,多番表達關注房地產市場是否出現泡沫,國土資源部指十分關注地產開發商囤地和炒地現象。
而銀監會日前再度敦促銀行,要求他們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實施密切監控,對那些負債水準較高的房地產開發商尤其要予以關注,但此舉並非要求銀行壓縮對開發商的貸款規模。
財政部建議推物業稅
該人士指出,踏入第二季,內地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房價上漲促使部份開發商出於投機目的而過度借款,高價買地,結果進一步推高地產價格。銀監會要求銀行密切監控地產貸款,目的是為了提醒各銀行警惕潛在的房地產泡沫所帶來的風險。要消除地產泡沫,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建議推出物業稅,以用家自負方式令地產市場可健康發展。
建行(939)貸款部總經理郭世坤認為,內地房地產市場在第四季度將面臨一些政策面的變化,如二套房貸進一步收緊,去年底國務院、各地政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出台的有關住房轉讓環節稅、費減免政策的一年期限即將到期等,這些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未來市場走向,但在繼續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宏觀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整體仍會保持活躍態勢。
國務院去年底推出刺激買房措施
‧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統一下調至1%
‧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
‧首套房貸款利率7折、首付20%的政策
‧減免營業稅,普通住房免徵期由5年降至2年,不足2年轉讓的按差價徵收
‧明確改善型住房政策
‧普通商品房項目投資最低資本金比例由35%下調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