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999)上年度業績急跌75%後,近半年激增幾近兩倍,當中涉及相當特殊項目,因此昨日股價於搶升後,只能平收。
截至8月止半年,I.T盈利4477萬元,同比增長198%;每股盈利3.9仙,不派中期息。
盈利已包括業務夥伴激勵性贊助收入1320萬元、遠期外滙合約收益648萬元、台灣商譽全數撥備414萬元,以及內地租賃物業裝修加速折舊使支出增加1100萬元,經調整後盈利為4023萬元,增幅只是63%,每股盈利應為3.5仙。
期內營業額增5.2%,毛利率由60.8%降至58.8%,但經營開支則持平,所佔營業額比率由58.6%降至55.7%,當中包括僱員成本減少1800萬元或7.4%,及廣告及宣傳成本減少1450萬元或50.7%,稅項支出則增107%或586萬元,抵銷部份增長。
I.T零售時裝,包括自創品牌、國際品牌及特許品牌,香港零售減少2.2%,佔總額70.9%,期內同店銷售跌2.1%,並非太差,同期整體服裝市場銷售下跌6.8%,但毛利率則由62.1%降至59.5%。
租金佔收入比例增
內地零售增加21.4%,佔總額26%,同店銷售增16.4%,毛利率由55.6%降至51.9%,而新店增加使租金佔收入的比例由26.2%升至28.8%,剔除特殊項目及一次性調整,仍有經營虧損約100萬元,已有改善。其他地區零售額只佔3.1%,但增長165%至3950萬元,其中澳門及台灣已獲微利,海外店舖亦錄得微利。
金融海嘯打擊,I.T隨即縮減可以控制的開支,並加速促銷,以致毛利率下降,實際經營並非太差,截至09年2月止年度業績挫75%至4255萬元,但剔除特別項目後,實跌27.7%,仍有1.24億元。
去年9月起的半年,受海嘯影響大,但期間亦是全年的旺季,營業額較前半年增逾30%,而且旺季減價促銷情況減少,因而9月至2月的半年業績特佳,9至10月香港零售已錄得單位數增長,內地則有雙位數增長,而今年能否錄得去年核心盈利1.24億元,仍待觀察財政健康,淨負債比率只有8.5%,但去年度不派股息,前年股息比率則達70%。股價昨曾升至85仙,終以77仙收市,大概估計PE約9倍,息率難料,亦是左右股價的因素,公司作風不明朗,暫作觀望,但若恢復高息,則有可炒之道,只是無法估計。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