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旺角亞皆老街、朗豪坊一帶,日夜均人車爭路,又多交通黑點,運輸署的顧問研究提出在亞皆老街大規模興建大型行人系統。由洗衣街經彌敦道到塘尾道,分階段建行人隧道、行人天橋、大廈地底隧道,市民可由旺角東站不經地面直達旺角站、朗豪坊及塘尾道,朗豪坊對面的康樂街更成為行人專用的悠閒街道。
記者:呂焯均
運輸署向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提交文件透露,已完成旺角行人通道的研究,提出改善方案。現時亞皆老街一帶已是旺角其中一個最繁忙地區,幾乎由清早到凌晨都人車擠擁,行人逼出馬路,巴士、小巴和的士甚至要在馬路中央停車上落客。
康樂街變行人專區
改善方案分長短期,短期會先改善亞皆老街西面朗豪坊一帶。自朗豪坊落成後,吸引大量人流,該處又有小巴總站,日夜均出現人車爭路。顧問提出由朗豪坊起至塘尾道,建造行人天橋及隧道,盡量減少路面人流,朗豪坊對面的康樂街更劃為行人專區,變成悠閒式街道,減少行人在朗豪坊對出位置聚集。
較長期方案則在最繁忙的亞皆老街東面,由朗豪坊至港鐵旺角東站以行人天橋系統連接,市民可由旺角東站沿行人天橋直達旺角站及朗豪坊。
旺角中心和工貿署大樓會在地底建造隧道,與亞皆老街的行人天橋連接,貫通旺角道現有的行人天橋系統,這項工程計劃可大大減少旺角中心對開西洋菜街的擠塞。同時,西洋菜街至洗衣街一段亞皆老街,也會建行人隧道連接。
特首趁機攞政治分
油尖旺區議員陳偉強指出,亞皆老街極需要行人天橋及隧道系統,區議員曾提出建議,但至今仍然只是研究階段,不知何時落實。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亦有提及旺角建造行人通道系統,相信他只是趁機攞政治分,政府部門過去一直無積極態度策劃改善工程,「就算係旺角道伸延行人天橋,講咗10年都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