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空談發展六大產業 - 阮盈儀

勿空談發展六大產業 - 阮盈儀

當曾蔭權不停跟港人說,我們要發展六大產業,我們有沒有易地而處,從國內企業出發,研究如何把港人的優點跟國內需要相結合?
早前參觀一個編織品為主的展覽會,在全球強調環保趨勢下,這些由藤、柳條等編織而成的產品應該有很好的市場潛力。主辦單位為了吸引海外買家,提供免費早午晚自助餐、免費上網、免費穿梭巴士、派出上百人在會場範圍拉客,但是到場的還是小貓三四隻。這正正反映出今天部份中國外貿企業的問題,也正是對香港人來說的商機所在。

產品一成不變

問題之一就是,這些產品的大小、設計、用途都一成不變,完全不適應市場需要。
到了這個場館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狀,這裏展出大部份都是沒有太大實用價值、又層層叠叠的套籃,原來他們希望節省運輸時佔用貨櫃的空間,就把產品做成大中小套籃。
在這個參展,每個小小的攤位都需要超過兩萬元人民幣,企業為甚麼不去改善產品設計,多去生產一些可以折叠的設計,讓買家可以進一步節省日後的物流倉儲費用?為何不去生產一些更實用,更符合人體力學的家具、用品?
這些編製行業的老闆都年屆中年,產品只是以價格作競爭,企業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可能生產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他們實在太害怕出錯,所以,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由海外買家提供樣式,他們照着生產。
他們根本不會去研究,如果降低客戶運輸成本,增加產品吸引力?更不要說,上網了解海外市場環保家具最新趨勢,或者如何節省運輸時面積的方法。這種不敢主動改善產品,適應市場的無助感,正是影響到他們不能生產對市場適銷對路的一個主因。

沒有以客為本

第二個問題是,客戶難以找到他們要的產品。當每一本企業管理的教科書都說,我們要以客為本,在這裏,你會發現原來他們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在這裏,一個非常典型的情況是,他們就說自己是做編製品的,中間就包括寵物用品、酒架、女士手袋、嬰兒家具等,涵蓋各種買家。但他們都超級擔心自己僅有的一丁點設計被人家抄襲,所以不會把那些完全沒有新意的產品圖片放上網,客戶也無從在網上查到這些產品資料。
所以對於經營某種行業,如酒類相關產品的買家而言,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從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一點點產品,而且這些廠家總是要求人家購買一個貨櫃的產品。這種最低起定量,又是另一個嚇怕買家的原因。
當然,香港擁有對海外市場有深刻了解的產品及室內設計師,海外市場推廣的專業人才,要幫助他們突破,覺得綽綽有餘。但問題是在此刻,他們不相信有突破的可能性下,他們也就不會聘請國內的設計師、廣告公司,更不要說聘請收費比國內設計師、市場推廣人員高昂十至一百倍的香港專業人士的費用。
僅盼望,在香港至少有一部份人,真正走到這些潛在客戶的心坎,想想香港可以如何與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相結合。

阮盈儀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