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開獎 懷緬當年全城大日子馬票開彩盛況重現

月中開獎 懷緬當年全城大日子
馬票開彩盛況重現

十年來首次復辦、慶祝香港賽馬會成立125周年的馬票,將於本月15日開彩。馬票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普羅大眾脫離艱苦生活的希望。「要發大達就靠馬票」,昔日每年開彩三次的大馬票,開彩日子例必全城哄動,報章更會特地印製號外,只為讓一眾投注人士先睹為快,核對手上的馬票號碼是否入圍。
記者:蔡建豪

馬票早於上世紀初開始流行,二戰後至70年代間更風靡全港,鍾情研究本港歷史掌故的資深報人韋基舜表示,50、60年代,本港生活仍非常艱苦,當寫字樓後生月薪40元,警察月薪也不過120元,兩元一張的馬票,成為基層一族脫貧的希望,「唔係買得多先中,買一張就中。」

傳統馬票以銅煲攪珠配馬(圖),像今日的六合彩開獎方式。

圖為舊時所用的圓珠。

報館直擊攪珠出號外

大馬票一年開彩三次,馬會在每次開彩日早上九時,都會在快活谷馬場進行攪珠配馬,決定當日有機會中獎的馬票號碼。韋基舜憶述,大馬票開彩日是當傳媒最繁忙的日子,由於電話仍未普及,報館每次都會多派人手直擊攪珠過程,並一邊在馬場毗鄰的天主教墳場,以無線電對講機將入圍號碼向報館滙報,報館接着在中午時段推出號外,「人人都好緊張,想睇自己入唔入圍。」
馬票也為不同行業帶來商機,韋基舜笑言,昔日每逢馬票開彩前後,不少報章均會收到一則廣告,內容主要是簡簡單單的八隻字:「中咗馬票,要搵鄧超!」原來鄧超是一個開辦旅行社的商人,想到借用馬票廣受歡迎作招徠,吸引有意遊埠的馬票頭獎幸運兒光顧。

舊時馬票兩元一張,成為基層一族脫貧的希望。
資料圖片

張姓商人兩次中頭獎

一生人要中一次馬票,談何容易。韋基舜卻認識一位曾中兩次馬票的張姓商人,經營洋貨店的張先生曾先後命中60多萬及120多萬元頭獎。往日中華遊樂會等會所,也會在更衣室外的報告板上貼出一系列相連號碼馬票,供會員購買。
在貪污成風的歲月,有人更會高價收購中獎馬票來洗黑錢。韋基舜指馬票頭獎幸運兒往往有機會多賺10%彩金,某類人士會以高於彩金數額購入頭獎馬票,將非法黑錢轉上地面。

從前大馬票每年開彩三次,每次都會在快活谷馬場先進行攪珠配馬。
資料圖片

新舊馬票玩法有異

傳統馬票以先攪珠後跑馬的形式進行,只有寥寥十多個幸運兒有機會在開獎賽事中,入圍成為頭獎幸運兒。現時重新推出的馬會125周年紀念馬票,會改為先跑馬後抽獎,不但中獎名額倍增,買馬票人士發達的希望也相對延長了。

舊時先抽獎後跑馬

香港賽馬會客務經理鄭張齊愛表示,傳統馬票每次發行數十萬張,在「先抽獎、後跑馬」的形式下,馬會每次會將馬票號碼分作兩組不同數字,經由兩個銅煲攪出,再配對馬匹班次攪出入圍號碼及安慰獎。每次安慰獎名額約為數百名,中獎金額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由於賽事馬匹上限最多14匹,有機會命中頭、二、三獎的幸運兒,最多只得14人。現代馬票則採用「先跑馬、後抽獎」方式,發行的馬票均分作14份,待賽事完結後,持有三甲馬匹號碼馬票的人士,均有機會參加抽獎。

馬票易中過六合彩

港人最渴望天降橫財,朝夕夢想中六合彩或三T。從或然率角度計算,原來中馬票的機會遠遠高於中六合彩頭獎或三T正獎。

機會率250萬分之一

馬票的頭獎彩金也較可觀,幸運兒可獨攬相等於1,250萬元的足金,而六合彩或三T中獎幸運兒,則可能要與其他中獎者分享彩金。
馬會今年共推出250萬張馬票,中頭獎的機會率為250萬分之一,相對中六合彩頭獎的機會率為13,983,816分之一,命中三T正獎的機會率則為48,228,544分之一,三種不同形式博彩,以命中馬票頭獎的機會最高,中三T正獎的機會最低。
當然,馬票及六合彩的中獎結果,是透過抽獎等隨機形式誕生,每個抽獎或六合彩號碼攪出的機會均等,但賽馬則可透過分析馬匹實力等因素,較為有根據地提高某些組合的中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