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接班人 - 盧峯

高錕接班人 - 盧峯

高錕校長的自傳《潮平岸闊》中有一張老照片讓我有點感慨。老照片是他跟前港大校長王賡武教授的合照,他們當時分別代表中大、港大參加英聯邦大學校長會議。兩位校長都是行內公認的傑出學者,見識及專長不凡,由他們代表香港的大學出席國際盛會不單是香港的福氣,也真的有助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至少大家知道香港的大學由第一流的人掌舵。
只是,像王賡武、高錕這樣的大學校長顯然不好找,好些大學的校長都面目模糊,沒有讓人留下甚麼印象;有的更像隱形人一般,從上任到落任都像沒事發生一樣,誰也沒有向他看過一眼。
最近,中大公佈了新校長的唯一候選人,是中大的自己人──醫學院的沈祖堯先生。作為中大的校友,老實說對這個消息有點失望。倒不是對沈祖堯先生個人有甚麼不滿,也不是跟他有甚麼個人積怨,只是覺得中大算是有點歷史、有點地位、有點「老本」的大學,出任中大校長的人總得有點份量及說服力,沈祖堯先生卻好像差了點說服力。
我不是要拿沈祖堯先生跟高錕校長相比;但從學術成就來看,沈先生在醫學界不算太驕人,跟一些香港同行相比也不算突出。在對抗沙士疫潮時,沈先生當然有他的貢獻;可這個不能算是他個人的功績,而是整個威爾斯親王醫院看護團隊的功勞,沈先生只是其中一份子。而且,沙士疫潮從醫院進入社區,威院未能及早隔離病人及採取嚴厲防疫措施也是重要原因,沈先生對此,不能說全無責任吧!
想來想去,還是不大明白為何中大遴選委員會只能找到沈先生一位校長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