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美國第七艦隊主力──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戰鬥群來香港訪問。這次訪問沒有在香港引起太大的迴響,畢竟近期中美關係大為好轉,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才剛訪問過美國,見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及總統奧巴馬,美國總統奧巴馬又將在本月首次到中國大陸訪問。中美兩國包括兩軍在這段時間盡力營造良好氣氛是正常不過的事,喬治華盛頓號這艘取代小鷹號的航空母艦可以順利來港停靠可說是中美大和解下的小插曲。
航空母艦戰鬥群指揮官RearAdmiralKevinDonegan在香港的簡報會上強調的也是合作特別是多邊合作,表示第七艦隊正致力加強與各國海軍包括中國海軍合作,增進彼此了解,減少因誤會而產生磨擦的機會。不過,當他被問到艦隊有何憂慮(concerns)時,Donegan提到北韓的導彈及中國軍力包括海軍軍力的迅速提升。他指中國有必要進一步提高軍事政策的透明度,讓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明白中國政府的想法。
北韓的威脅誰都看得到,也不能輕視,但在美國政府包括軍方眼中,中國軍力快速提升才是真正及長期的顧慮。按Donegan的說法,中國的擴軍速度史無前例(unprecedented),外界不知道中國政府想把軍力提升至甚麼水平,也不知道擴軍的原則及目標是甚麼。從只有近岸作戰的中、小型艦艇、少數核動力潛艇到具有多艘可遠洋巡邏、作戰能力的護衞艦、驅逐艦,中國海軍的戰鬥力、活動能力、活動範圍都跟十年前大大不同。再加上甚囂塵上的航空母艦建造計劃,美國、亞洲各國實在不得不注視這個冒升中的海軍強國的一舉一動。
要知道自二次大戰以來,美國海軍特別是第七艦隊是亞太區水域的主導及平衡力量,一方面確保國際海上航道安全,另一方面防止大規模軍事冒險行動。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海峽維持均勢平衡,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第七艦隊在區內執勤游弋是重要因素。若中國繼續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及資源擴建海軍,第七艦隊的優勢將會削弱,它要維持原來的任務及角色將變得更困難,它跟中國海軍艦艇發生事故及磨擦的風險將會增加。
從歷史上看,每當出現新的軍事強國,打破原來的軍事平衡,國與國之間的軍事衝突以至戰爭風險都會大大增加,十九世紀中後期德國冒起挑戰英法就是典型例子,直接間接導致兩次世界大戰。中國海軍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擴展,西太平洋的軍事平衡將有重大轉變,美國軍方及高級將領自然將此視為重要憂慮,不吐不快。
文: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