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舊愛將、投資推廣署前署長盧維思(MikeRowse),昨日出書大爆03年維港巨星匯事件獨自「孭鑊」的內幕,矛頭直指下屆特首候選人熱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力斥當年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唐英年,有份參與審批巨星匯細節,但從未想過要就事件作政治問責。
預視被打擊 往官邸密會
盧維思在其著作《NoMinister&No,Minster》中,揭示03至04年間,曾蔭權和唐英年均被視為2012年特首候選熱門人馬,他當時已預視到有人想「射人先射馬」,要透過巨星匯事件,打擊被視為與曾蔭權關係密切的自己,藉此打擊曾蔭權,故他曾在03年12月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官邸密會,指香港需要曾蔭權「做更重要的事」,「無論發生任何時,你(曾蔭權)都一定要置身事外,你只會被(巨星匯)事件削弱,不要牽涉其中。」
盧維思又在書中指身兼重建經濟活力策略小組成員的五名前任司局長,都應承擔巨星匯的錯誤責任,包括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但最後只有作為小組秘書的他孭鑊,又認為「難以責怪」其後加入小組的曾俊華。盧維思批評,小組審視主辦機構美國商會的計劃書時態度粗疏,指小組若意識到巨星匯規模龐大,政府協辦或主辦其實更適合,也就不會發生隨後一連串問題。
盧維思又狠批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後來升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指唐擔任司長前,曾支持梁錦松作出多個期後引發爭議的決定,卻從未想過要為事件負政治責任,指唐置身事外的態度,幾乎與已辭職無異。
揶揄唐英年 錯失好機會
為了「插」唐英年卸責,盧維思在書中揶揄唐英年,硬指他掌管工商及科技局時,若已接受對巨星匯失誤的責任,接着被迫接手巨星匯這燙手山芋的,就會是其後接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曾俊華,這樣或會令唐在2012年特首選舉時,少了一個對手,暗示唐錯過一個打擊日後特首競爭對手的機會。但實際上,唐英年及曾俊華在巨星匯出事後,均要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解畫」,同樣面對政治責任。
特稿
爆大鑊皆因「不公平」
撰寫新書狠批一眾前任和現任高官的盧維思,昨日解釋六年後「爆大鑊」,全因04年至05年間,時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就維港巨星匯事件對他啟動紀律處分程序,有極多不公平之處,包括他曾要求自費聘請律師,卻不獲政府批准;他申請每天拿取紀律聆訊的紀錄,政府卻說沒有這個服務等,「做法完全是不合法、不公平」。
問責制埋沒敢言原則
除了解釋出書原因,盧維思昨日出席外國記者會演講會時,又力數問責制的不是,他認為政府現時指副局長與公務員並無從屬關係的說法「自欺欺人」,與現實世界脫節,力斥政府現時擴展問責制的做法,已完全埋沒公務員過去敢言直諫的原則。
盧維思又即場向政府提出三大改善建議,包括由公務員出任公務員隊伍之首,以保持公務員的中立性;政府不應委任現任或退休公務員出任政治委任職位,就算要做,亦應先經過五年「消毒期」;政府亦不應要求公務員在立法會或其他地方,公開支持政府的政治決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