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七旬的老人家,穿戴整齊。典型的猶太鼻樑上掛上黑框幼邊眼鏡,手持拐杖,帶領我們踏足以色列的名勝,娓娓道來動人的故事。
馬撒大位於死海邊上一處隱蔽的石沙巖平原上,希律王曾於此建行宮。及後被反抗羅馬統治而逃出耶路撒冷的猶太革命份子佔有,孤城中900多人就此與圍堵的羅馬軍團對峙,於羅馬兵攻陷前的最後一夜,全城決議寧願手刃家眷後自刎而終,亦不願被敵人生擒成為奴隸。羅馬軍入城之時,只剩兩個婦女和五個小孩的活口……
自此,馬撒大成為猶太人民族意識和對家國精神的獨特標誌。以往每個入伍的士兵,都會在馬撒大宣誓效忠國家,誓詞中包括「馬撒大永不會再失去」這一句。曾經參與1967年戰爭的退休大學教授認真肉緊的訴說這段悲壯的歷史,義正詞嚴地表示絕對不能容忍別人看輕馬撒大所代表的意義。他說,不理解馬撒大,也就不能理解以色列。
蒼涼古城上的獨有黑鳥喜歡駐足凝望遠方,千百年來繼續守護着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