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朝野立立亂,人心浮躁,現在我看異地他方,都在看人家有甚麼好東西是這裏沒有的,想想有甚麼可參考、借用,輕則調劑身心提升個人情緒,重則宣揚開去略盡公民責任。
《時代》雜誌的加州封面故事,再次發人深省。為甚麼美國國勢走下坡,但改變世界的引擎還是在阿美利堅?加州集合的高科技與創意工業,帶來真正的改變。互聯網人才從全球各地湧至,試行新點子,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等,可能就是在一杯咖啡的時光裏醞釀出來。
文章裏有一句令我深刻,說是加州可能也有低潮,但是因為滙集了最頂尖的精英,所有猛人到了那裏都是有意大展拳腳、反傳統的、夢想着改變世界的,他們實踐創意,不成功便成仁,失敗了就認輸離場,滴淚不流。「在這裏,如果你做的事不能改變世界,就沒有意思。不做也沒所謂。」每個失敗者都是輸得心甘命抵。鬥志頑強的,再想新的點子再捲土重來也還有機會。
關鍵就是這裏:識得輸。在猛人雲集、不論資排輩只講才華與拼勁的地方,可以成就真正的大事業。夢工場是如此打造出來。
香港也曾經是這樣的夢工場,龍應台的《大江大海》裏着墨的風雲人物,有人過境,有人甚至落地生根。歷史的機遇是其一,但真正的優勢是人才、人才、人才。
此城此時此刻的問題是舊人才外流或意興闌珊,新人才也難以展拳腳,沒有機會印證新思維新點子,連嘗試失敗的機會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