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就是動力,地產代理兼股票經紀伊特爾森(HenryIttleson)憑這信念,於1908年成立CIT。在百年風雨歲月中,CIT在1907年銀行危機中崛起,在大嘯條中逆市擴張,成為擁有100萬客戶,遍及全球50國家、30個行業的信貸王國。但CIT最終仍敵不過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要申請破產保護收場。
美國1907年爆發銀行危機,市民恐慌下銀行擠提,信貸嚴重緊絀。伊特爾森吼準時機,認為信貸需求龐大,在動盪日子中成立CIT,向客戶提供信貸,當中又以批發商為主。短短三個月,CIT已有22名大客戶,總公司1914年從聖路易遷往紐約。
業務遍50國借錢客戶逾100萬
一戰爆發時,CIT為美國反潛艇戰艦製造商進行融資,又和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合作,讓用戶分期付款購買收音機,加速美國消費社會形成。美國1929年股市暴跌,但CIT仍錄得可觀收入增長,在1930年代大蕭條中,CIT還借出金融專家給聯邦政府,成立聯邦房屋管理局(FHA)。
但一場金融海嘯,卻將CIT打沉。百年的金漆招牌下,CIT在超過50個國家有業務,向CIT借錢的中小企數目超過100萬,從向中國入口成衣的零售商,到車卡和飛機租賃公司都有,是美國最大的小型企業貸款機構。
CIT申請破產保護,對於在經濟逆境中掙扎求存的中小企,可謂是來得最不合時的重磅壞消息。
當中最受衝擊的一群,是一些為零售商供貨的商家。CIT佔美國應收賬款承購業務(Factoring)市場七成,約2,000個小型供應商,都依賴CIT買下它們的應收賬,套取急需的現金來支付完成定單的開支。現在正值聖誕新年定單趕工期,如CIT破產對資金鏈有任何干擾,它們經營都會出大問題。這些商家多數屬成衣業,已預計今年假期季節生意不好,這將令它們雪上加霜。
CIT為保存現金,今年上半年新批貸款已比去年同期大減60%,其他銀行也削減向中小企貸款,令中小企「撲水」無路。有代表小成衣公司的律師說,「CIT垮下對主街的衝擊,就像雷曼兄弟對於華爾街」,CIT雖聲言繼續營運,「我的商家都很擔心。」
路透社/美聯社/彭博通訊社/CIT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