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球股市疲弱氣氛下,A股成為逆市奇葩,滬、深股市昨分別逆市急漲2.7%及3.4%,冠絕亞洲股市,獲大行瑞信唱好的內銀股是升市主要功臣。不過創業板第二個交易日即「走樣」,20隻股份跌停板,資金明顯重新回流到主板之上。
受外圍弱勢影響,滬深兩巿齊裂口低開逾2%,但上月製造業續擴張,投資者對內地經濟前景始終看高一線,買盤湧現令兩市重拾動力,滬綜指午後高見3077點,升82點或2.74%;深成指最多升421點或3.43%,並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滬綜指收3076點,升80點;深成指收12715點,升418點,兩市交投明顯增加至2542億元(人民幣.下同),內銀股及醫藥股表現搶鏡。
瑞信薦內銀電力股
瑞信表示,內地上月PMI表現是去年4月以來最勁,相信內地今年第4季及明年首季經濟將加快增長。該行相應亦調整其內地模擬投資組合,將內銀股及電力股評級由「大市同步」調高至「增持」,因認為內銀股毛利已經見底,壞賬短期內不成問題,而電力股則可受惠於電力需求復蘇及煤炭成本低於預期。但鑑於水泥、鋼鐵等資源股上升空間有限,以及第3季業績令人失望,遂維持「減持」評級。
平安證券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羅曉鳴指出,內地基本因素與其他地區有別,故昨日早段隨外圍低開後,很快便重拾升軌。由於內地投資情緒始終較外圍樂觀,他相信滬綜指在3000點至3100點整固兩三天後,有條件向上突破。
創板20隻股份跌停
創業板首日炒爆後急速冷卻,平均跌幅8.15%,28隻股份中有20隻跌停板,成交僅77億元,較上周五大跌65%。市場人士稱,創業板股份首日確實炒過龍,熱情過後重歸基本因素,引發資金回流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