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11月,是香港空氣污染的高峯期,環保組織「地球之友」進行的一項全港性研究發現,高達47%幼稚園及幼兒園位處繁忙道路150米以內的污染威脅範圍,逾67,000名學童呼吸系統正受路邊污濁空氣傷害。其中以油尖旺區為重災區,97%學校接近繁忙道路;九龍城區則有逾12,000名學童靠近繁忙幹道上學,是受影響學童數目最高的區域。
記者:蔡建豪 梁瑞琼
地球之友早前就全港18區的949間幼稚園及幼兒園進行普查,發現接近一半幼兒園所位處繁忙道路150米以內的污染空氣威脅範圍內,以全港幼稚園及幼兒園共137,630名學童估算,有49%處身污染環境中,總人數達67,505人。
油尖旺深水埗重災
研究發現,以受影響幼兒園所數目計算,油尖旺區、深水埗區及九龍城區受空氣污染影響的幼兒園所比例最高,油尖旺區97%幼兒園所距離主要幹道不足150米;深水埗及九龍城的比例則分別為70%及66%。以受影響學童人數計算,九龍城區高踞第一位,12,695名學童處身污染環境,其次為沙田及東區,受影響學生分別有6,130名及5,781名。
環境保護署數據顯示,路邊空氣監測站在冬季超標的次數,遠遠高於夏季,銅鑼灣、中環及旺角三個路邊監測站,去年冬季分別錄得24次、55次及30次超標,夏季只有4次、4次及8次。路邊空氣監測站冬季超標的次數過去5年持續上升,反映交通廢氣產生的污染物有增無減,不能將責任推卸到內地的區域性污染。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表示,美國加州04年已立法規定,禁止在主要幹道150米範圍內新建學校,以保障學童免受路邊空氣之害。
蔡家民認同,本港地少人多,要跟從加州立法限制主要幹道及學校設定距離,實在是天方夜譚,故改善路邊空氣質素的工作更刻不容緩。
發起BB車慢駛遊行
該會下周日將發起一項「BB車慢駛遊行」,由中環愛丁堡廣場遊行至政府總部,號召市民及家長參加,正視空氣污染問題。
經營多間學校的幼稚園協會永遠會長胡肖霞批評,政府在九龍塘港鐵站上蓋設立跨境巴士總站,導致區內空氣變差,間接令學生受害,「以前窩西(窩打老道西面)最高級,家變晒幼稚園、老人院、婚紗攝影、廟堂、齋堂。」幼稚園協會主席唐少勳表示,學校靠近主要幹道,空氣和噪音污染都較嚴重,不過家長選幼稚園是以方便接送為主。

幼園受空氣污染影響重災區
地區:油尖旺
學校總數:36
受影響學校數目:35
比例:97.2%
地區:深水埗
學校總數:41
受影響學校數目:29
比例:70.7%
地區:九龍城
學校總數:84
受影響學校數目:56
比例:66.7%
地區:沙田
學校總數:73
受影響學校數目:43
比例:58.9%
地區:屯門
學校總數:63
受影響學校數目:36
比例:57.1%
地區:灣仔
學校總數:33
受影響學校數目:18
比例:54.5%
地區:東區
學校總數:83
受影響學校數目:45
比例:54.2%
資料來源:地球之友
醫生之言
關窗也難預防吸入廢氣
兒童經常吸入廢氣有損健康,兒科專科醫生指,行車路附近的空氣質素較差,經常吸入可減低肺部的抵抗力,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本身已患有哮喘的兒童,長期置身空氣污染的環境,發病次數及嚴重性也較高,長遠更會影響心肺功能。
哮喘童更易受感染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指出,兒童長期吸入污染空氣,污染物或會減低肺部的抵抗力,易受細菌感染,發炎及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情況也較多,以往曾有研究顯示,居於空氣污染地區的兒童咳嗽、痰多及生病的比率,較居於空氣清新地區的兒童高。
他續稱,患有哮喘的兒童經常吸入廢氣,肺部更易受感染,不但增加發病次數,病情也較嚴重,若長期生活在污濁空氣的環境中,更會影響心肺功能。他指,由於空氣中已有廢氣,即使關門關窗也無法預防學童吸入污染物。
譚一翔表示,要有效防止吸入廢氣,必須離開污染範圍,但本港寸金尺土,地少人多,學校實際上難以做到,全校安裝空氣過濾器或可減低影響,但涉及龐大金錢及器材,也未必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