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遇到財困、患病、喪親,有人選擇消極尋死,也有人勇敢面對,活出新生。20名只有10多歲的年輕人成功抗逆,展開燦爛人生,昨獲頒香港青年協會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學金,以表揚他們勇敢面對個人成長、家庭、人際關係及學業等逆境,積極求進。 記者:梁瑞琼
保命切除盆骨
骨癌女康復 讀演藝學院
18歲的何雪熙鎖骨下方的疤痕,是骨癌留下的印記。她07年確診時癌細胞已擴散,需切除盆骨,換上金屬骱,加上化療等,都為她帶來脫髮、行動不便,手術也意味着她要放棄熱愛的運動及當幼稚園教師的理想,在家人及醫護人員的照顧及鼓勵下,她終康復出院,更考入演藝學院,向新理想新人生進發。
從前3000米徑賽得獎
雪熙雙腳貼着數片膠布,原來是受金屬骱影響,行動不便跌倒受傷。她表示,治療期間身上插滿喉管,化療也引致脫髮。由於金屬骱的活動角度有限,從前是學界運動會3,000米徑賽得獎者的雪熙,手術後已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只可游泳、散步,「踎低起身」也有限制,「覺得自己好似殘廢咁,隻腳好似唔屬於自己。」
疾病曾令雪熙一度想放棄生命,但受身邊人感動,又再開展新生。08年完成化療後,她堅持扶着枴杖復課,參與會考,又決定買不同的假髮去街去玩,只因「唔想俾人覺得我唔正常」。即使行動不便,她堅信這不代表甚麼也做不到,一定可以令自己活得更好。
可是雪熙因雙腳問題,不能成為幼稚園教師,將知識傳授予小朋友,日後或還要面對其他手術。她表示,金屬骱在美國只使用2、3年,或涉及風險,使用5至10年或要更換,故要儲錢為隨時換骱作準備。現在她仍需定期覆診,但已入讀演藝學院,積極發展音樂及藝術方面的才華,向表演事業發展。
痛失父母弟弟
車禍餘生 少女勇敢生活
在伊利沙伯中學讀中七的陳曉晴,三年前的農曆新年,與父母及弟弟跟隨旅行團到埃及旅遊,卻不幸遇上大車禍,不但自己受傷,更痛失三名至親。她表示最初受傷留醫時,仍不知家人的死訊,直至香港的親戚趕至才得悉噩耗,當時像失去世上所有東西,更想過自殺,幸得到身邊人無比的關懷,才度過最艱難的時刻,為父母弟弟勇敢活下去。
參加無國界義工
傷癒返港後曉晴在親戚家居住,但喪親頭一年仍活在悲傷中,初期更害怕坐巴士。她表示,當時中三的班主任李Sir不時來探望,又送心意卡及書籤等鼓勵,親戚也當她是自己仔女般愛護,更得到很多陌生人的支持,感受到身邊人的愛護,令她慢慢走出人生低谷。
曉晴坦言現時心情已平復,偶然想起父母弟弟也會不開心,但很快會回復心情,積極面對人生。意外讓她明白自己所擁有的較別人多,更相信只要有愛便可克服一切,故參加無國界義工訓練計劃,服務他人,希望能考入大學修讀社會學,日後有能力可幫忙更多有需要的人,更樂意透過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激勵他人努力生活。
排除學習障礙
失明學童 讀主流學校
「失明者不一定要活在黑暗中」,兩歲已完全失明的黃嘉濠(圖),就是憑着這個信念,中三時毅然由特殊學校轉到主流學校就讀,經過一年多的奮鬥,他的努力不但獲老師認同,同學也會主動親近。自小因失明受盡不少歧視,嘉濠記得曾經被路人辱罵「盲嘅就唔好出街」,故他的志願是成為一位通識科老師,希望教導下一代對各種社會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生活變得更精采
現時念中四的嘉濠四歲便要離開父母,入住特殊學校的宿舍,一年多前轉到主流學校。他表示學習一些以圖像為主的科目,例如經濟及科學等感到特別困難,幸好獲老師照顧,集中教授書本的內容,又獲額外輔導,令他可跟上課程進度。他在備課,或下課後再聆聽上課時的聲帶,所付出的努力大大超出一般學生。雖然課業繁重,但學校的課外活動、運動會及義工訓練課程等,他全部也不會錯過,令生活變得更精采。
誓言考入大學
勤學孝女 圓父親遺願
亡父希望女兒考上大學,是梁淑儀(圖)戰勝逆境,忍着喪親悲痛,在會考取得佳績的最大動力。由於父母在她小學時已離異,她一直與父親同住,儘管父親有酗酒問題,但她對父親一直不離不棄,「因為我明白佢時時飲醉酒背後嘅痛苦,雖然佢醉咗會大聲罵人,亂掟嘢,同平時完全唔一樣,細個嘅時候會好驚,但都無諗過離開,無搬去同媽媽住。」
死時雙眼冇合埋
在長時期付出愛與忍耐下,淑儀終於感動父親戒酒,可惜在成功戒酒之時,上天卻為淑儀帶來了另一個更嚴厲的考驗,原來她的父親已患上末期食道癌,父親更在她會考尾聲時病逝。
由於父親希望她成為大學生,故淑儀強忍眼淚,努力讀書,「爸爸死時雙眼冇合埋,三次幫佢合埋都唔得,最後我摸住佢個頭,話會努力讀書,先可以合埋眼。」修讀預科的她希望可考入大學,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
黃寬洋獎勵計劃20名得獎者簡介
梁敏鈞--父賭博欠巨債,母出走,她兼顧家務及學業
何惠儀--父失蹤,母肺病死亡,她與弟弟要到不同院舍居住
李曼--家貧,放學後走路半小時回家,晚上靠走廊燈光讀書
梁佩珊--父交通意外死亡,要開解新來港母親,照顧學障弟弟
潘淑萍--父母聾啞,她兩歲時弱聽,11歲失聰
張偉業--自小與損友為伍,欺凌同學;現成為學生領袖
陳慧玲--由升中時成績差劣,至中二全級第一名
黃嘉濠--兩歲起失明,中三時入讀主流學校
林惠業--父母離異,每天買餸煮飯、照顧弟妹
黃婉渭--父投資失敗,母出走,她負擔家務
陳敏--去年患癌,得家人朋友支持下戰勝癌魔
唐坤--血癌治療期間仍常帶微笑免家人擔心,復課後成績優異
林曉彤--初中多次逃學,兩度犯偷竊罪,受母親感動改過
梁淑儀--照顧離婚借酒澆愁父親,父戒酒後食道癌去世
余嘉文--患情緒病父親在她面前跳樓自殺,一度自責
蘇鎮濤--誤交損友,結黨打劫,在壁屋拘留14日後醒覺
劉汝軒--身體有逾百粒大腸瘜肉,施手術後堅持上課
陳曉晴--埃及車禍失去父母及弟弟,曾想輕生
陳柳燕--誤入歧途被轉介至寄宿學校,後改過自新
何雪熙--患骨癌切除盆骨,換上金屬骱,被迫放棄運動
資料來源:香港青年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