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超級經典」賽就是河床與小保加的打吡大戰。我既有幸也不幸,上周這場賽事上演時,正好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幸的卻是當時工作在身,注定不能入場,連留在電視機前觀看的機會,也很渺茫。
河床小保加不同層次
這兩支敵對的同市球隊,各有傳統與歷史。河床成立較早,擁躉以中上階層為主,先後出產過迪史堤芬奴、迪阿歷辛度、沙維奧拿、希古恩與馬斯真蘭奴等球星。至於河床,一向高舉工人階級的普羅旗幟,最著名的猛將,當然是馬勒當拿與肯尼基亞,近年打出名堂的,也有列基美、加高與泰維斯。
雖然兩隊目前在聯賽都只排在中下游,但「超級經典」的號召力毫不褪色,因為這兩隊的死硬派擁躉,就佔了全國球迷的七成。早在賽期前幾天,電視台不停把過去對賽的經典場面反覆重播,加上大量的追訪,已經把氣氛推向高峯。
路邊看直播畢生難忘
球賽展開時,我正在市中心忙着;當地有許多買賣的攤檔,就像香港的「女人街」。那兒有人索性把電視機搬到路中心,撐起天線,一邊擺賣一邊收看,於我來說,這真是時光倒流。
還記得76年的亞洲盃預賽,當時我住在通菜街,就是這樣站在路邊看香港與北韓的生死戰。那次賽和3:3後,港隊在12碼決勝時以11:10飲恨的場面,讓我畢生難忘。
果然,每個緊張的時刻,每次接近的射門,街上都響起震天的呼叫。最終河床射失一球12碼,卻以自由球領先,到下半場小保加憑巴勒莫一腳扳平,最終握手言和。
原來我只有幸,沒有不幸。只要身處阿根廷,「超級經典」是不會錯過的,因為它無處不在。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