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變毒品交易場拆家提供智能卡 買家自行提貨

迷你倉變毒品交易場
拆家提供智能卡 買家自行提貨

【本報訊】近年大受市民歡迎的「迷你倉」,遭販毒集團利用成為毒品倉庫及交易場。警方前晚首次在長沙灣一個迷你倉的儲物櫃,搜獲11公斤毒品可卡因及4公斤大麻花,總值820萬元。行動中兩名懷疑販毒集團主腦人物被捕,明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警方正追緝其餘漏網毒販歸案。 記者:譚健文、麥超億

負責該案的毒品調查科總警司李伯樂說,「(毒販)用迷你倉藏毒係警方第一次發現,因為容易租,又有一定保安,好似電子鎖匙同閉路電視」,因此被毒販看中,警方將與業界商討,要求發現可疑人物及物品入倉時向警方舉報。

警接報破案拘兩人

兩名涉案毒販分別為31歲姓陳商人及19歲姓梁無業青年。被販毒集團利用作毒品倉庫的迷你倉位於長沙灣永康街一工廠大廈,毒販租用的4個儲物櫃有大有細,租期由幾個月至兩年不等。警方消息指,毒販先將毒品儲存在較大儲物櫃,待接到買家柯打後,始將所需的份量轉移至細櫃,毒販收錢後將細櫃的智能卡鎖匙交給買家,讓其自行開櫃提貨。
案中被捕的19歲青年,相信是負責「執貨」工作,將毒品從大櫃轉細櫃,警方發現他近日多次出入迷你倉。警方毒品調查科於上月初接獲線報,指有販毒集團偷運可卡因毒品來港。
警方調查後鎖定兩名目標男子,連日進行跟蹤監視,揭發毒販利用迷你倉藏毒及交易,於是部署採取行動。
前日傍晚6時,姓梁青年進入迷你倉,開大櫃準備將毒品移往細櫃之際,在場埋伏探員立即將他拘捕,並在附近街道一輛私家車上拘捕姓陳男子,探員在他身上搜出12萬元現金,不排除是販毒所得,財富調查組將調查兩人戶口。

撒胡椒粉辟除氣味

警方在四個儲物櫃內,起出11公斤可卡因及4公斤大麻花,市值820萬元,警方相信該批毒品從南美洲空運來港供應本地市場,尚未流出市面。該批可卡因用色彩繽紛的花紙包裹,並撒上胡椒粉,相信是毒販用來辟除氣味。

毒販利用迷你倉販毒示意圖

1)毒販租用儲物櫃收藏毒品,接「柯打」後將所需毒品由大櫃轉入細櫃

2)買家付款後,毒販將開啟細櫃的智能卡鎖匙,交買家自行前往提貨

3)警方前晚趁毒販到迷你倉「執貨」時,當場將他拘捕

特稿
以迷你倉作非法用途 難杜絕

香港寸金尺土,迷你倉服務近年需求甚殷,以至行內競爭激烈。今次警方揭發有毒販利用迷你倉藏毒,有業內人士指迷你倉租賃手續簡便,業界無權檢查客人儲存的物品,難以杜絕不法分子利用儲物櫃作犯法用途。
現時本港經營迷你倉的公司有30多間,絕大多數設於工廠區。租金視儲物櫃的大小及迷你倉位處地區而定,如一個3呎乘4呎儲物櫃,每月租金由200多元至800元不等。

「唔驚得咁多」

「易存迷你倉」負責人尹小姐指出,客人光顧迷你倉好容易,只要交按金及月費,並提供個人資料,便可租用儲物櫃,租期以月計或者星期計都可以。「我哋會問個客存啲乜嘢,不過,佢存啲違法物件,又唔話畀我哋知,我哋都冇佢辦法。」
尹小姐稱,其迷你倉以做熟客生意為主,她昨日從行家得知今次事件,但作為經營者,「唔驚得咁多,打開門做生意,唔通趕客,有生意唔做咩?」她表示樂意與警方合作,如果見到有可疑人租櫃,也會多口問多幾句。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