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經是前途無限的會計師專業,如今已淪為朝不保夕的高危上班族。香港會計師公會今期學生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教人在經濟困境下,別期望加薪,裁員行動中有幸留低應感內疚,又要有工作量增加回報減少的準備。
文章發表後引發業內人士炮轟,批評是幫僱主說話。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剛入行會計師要有刻苦準備,但文章用詞苛刻,容易造成勞資對抗。
「你有份工已經夠運」
會計師公會每月出版《ProspectiveCPA》,對象是即將入行的準會計師。剛出版的10月號輯錄了一篇題為「應付倒退」的文章,教人面對將來的不穩定境況。文章分3節,共25點意見,其中一節名為「個人奮進」,實質卻要求準會計師自我貶值。
文章提出:「別期望薪酬增加──你有份工已經夠運。」又這樣建議準會計師:「公司裁員,如能倖免,你應該感到一種『生存者的內疚』,但別想太多,因為你很可能是下一個。」對於不少企業年初實施過的無薪假期,文章極力推薦:「應該認同無薪假期,因為此制度能讓每個人留低,你又可以乘機休息一下。」
該篇文章轉載自會計師公會另一份刊物「AList」,對象是業內正在請人的僱主及搵工的僱員。文章被貼到會計界的討論區後,即被連珠炮轟:「全篇嘢都係幫僱主寫,睇到火滾。」有網民說:「唔怪得越來越少人入行,幫會計師行做義工好不好?」更有留言直斥:「根本成篇嘢係去教你點去做一個奴隸,不如我哋唔收人工去做呀!」
香港會計師公會未有正式回應,該會副傳訊總監杜小姐說:「純粹我個人觀點來講,呢篇文章只係想調校一下學生嘅心理期望,等佢哋對行業唔會有太大要求。」她說,文章只是引述業內僱主、會計師、人事專家及心理學家的建議。
「只會造成勞資對抗」
中原專業人事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說,會計業前景確存隱憂,近期打算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不少打退堂鼓,政府亦有可能在將來認可內地會計師的資格。但周綺萍不同意文章的腔調:「畀求職者有個肯捱苦嘅心理準備係好事,但係我哋一定唔會咁講嘢,文章嘅用語太極端,咁mean(苛刻),好似使人唔使本咁,只會造成勞資對抗。」
會計師公會刊物文章要點
*學會在緊絀的預算下完成務
*別期望薪酬增加--你有份工已經夠運
*要有工作量增加、回報減少的準備
*準備隨時要放無薪假期--這是行內的趨勢
*要自動自覺承擔更多職責,顯示你多才多藝與重要性
*記住所有被炒的同事,他們曾在漫長工時中幫過你
*應該認同無薪假期,因為此制度能讓每個人留低,你又可以乘機休息一下
*公司裁員,如能倖免,你應該感到一種「生存者的內疚」,但別想太多,因為你很可能是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