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沒有他 中國沒有航天事業

特稿
沒有他 中國沒有航天事業

1955年錢學森回國後,利用他在美國參與研製火箭工作之經驗,為中共研製各式導彈火箭,令中國的武器「長上翅膀」,特別是中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後,核武裝上錢學森研究的導彈,中國即時成為擁有核威嚇作用的軍事大國,可與西方強國抗衡。
錢學森在美時專門研究火箭,曾任美國火箭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其間曾參與美國多個機密項目研究。如果不是美國50年代初盛行排斥共產主義之風,取消他參與機密研製的權力,他或許不會萌生回國之念,故有學者認為,是麥卡錫主義,幫助中共獲得了錢學森這位巨人。

感激周恩來文革時保護

在文革中,錢學森也一度受到造反派害影響,當時不少參加研究的科學家被打倒,批鬥甚至至死,當時任總理周恩來得悉後,列出一批重要科學家的名字,下令軍方派兵加以保護,其中包括錢學森,文革後錢學森曾說:「文革中,如果沒有周總理保護,恐怕我這個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錢學森對中共的回報,則是難以估量。1960年,中國成功射出彈道導彈「東風一號」,1970年4月27日,成功射出第一枚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中國終於擁有可以將核武器射向世界任何地方的技術,為後來的人造衞星、洲際導彈、載人航天、探測月球、火星等太空計劃奠定基礎。
香港的航天工程師蔡玉寧認為,沒有錢學森,中國是發展不到今天的航天科技事業。
蔡玉寧稱,中共建政初期,沒有懂得火箭、人造衞星、原子彈的人才,亦沒有信心去做,錢學森的毅力,為中國航天科技奠定基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