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新能源投資界明日之星 - 貝萊德

萊德有理:新能源投資界明日之星 - 貝萊德

繼特區政府早前引入30架日本電動車後,香港理工大學研製的「MyCar」小型電動車亦剛出台,並在港掀起一片小旋風。「MyCar」在東莞港資工廠投產,並獲得歐洲定單,電力公司表示未來會加強在停車場安裝充電設備,務求使電動車在香港的使用率更廣泛。

各國推動新能源方案

電動車只是新能源芸芸產業的其中一類,香港在新能源應用方面更只屬起步階段。放眼全球,貝萊德認為新能源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及擁有極大投資潛力的明日之星。
去年的金融風暴可謂危中有機,其中一個機遇是全球各國政府均同心合力加強新能源的發展以刺激經濟。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名支持環保產業,過去數月在推行相關行業的發展方案時不遺餘力。美國各州分亦自行加強使用新能源,今個月加州便剛簽署了兩項太陽能購電補助法案。中國及印度亦公佈有大型風能與太陽能電廠計劃陸續出台。南韓政府已公佈的新能源投入金額,更佔其刺激方案比率達79%,排第二的歐盟,佔比亦達64%。
從以上例子可見,新能源產業中最熱門的是太陽能及風能,這些行業的收入一向以大型發展計劃為主,面對經濟不景氣時,較難像其他行業般快速停產及減低成本。因此,在是次金融海嘯中,新能源產業的復蘇速度較其他行業滯後,當油價急速反彈至70美元一桶後,太陽能面板及多晶矽裝置的價格於今年第三季才見底回升。不過,亦正因為行業處於獲利周期的谷低見升階段,投資者現時可以把握良機,享受未來的上升周期。
說起油價,投資者亦不要忽略,原來油價與新能源類股份的表現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當油價越高,市場對於研究新能源的渴求便越急切,從而帶動相關股份上揚。在過去5年中,每當油價上升,新能源類股份便會同時展開新的升勢。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