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譽與抬舉 - 林夕

過譽與抬舉 - 林夕

說句公道話,把曾特首稱為港版陳水扁,實在是過譽了。
讓阿扁知道了,叫他情何以堪?台灣之子喝福爾摩沙的奶大,孤獨推銷員也是飲香港水流香港血,但二人的功過太不成比例了。一個在兩個族群的矛盾中抓到了權力,再大膽有為地貪;一個在王命與民意中妄言強政勵治,卻兩面不討好,想大膽沒本錢,想無為地敲一日鐘做一日工而得詬。港版陳水扁這名號太抬舉一個弱勢特首了。
形容特首「奸到出汁」,也錯得離譜。沒有大奸若忠的修為,如何能有汁可出?
我們見過奸人會沉不住氣,負氣地把氣出到對手的英文文法上,最後負負得負?大奸的人才不會輕易誇下海口玩鋪大,留下了把柄。奸人說話做事滑不溜手誅心不誅口,才不會在記招中惟恐事件降溫,一口氣把可得罪的都一併得罪了,一副誓要令話題越炒越熱的姿態。大拙若巧地避開要澄清的重點,又大愚若智地訴說自身的委屈困惑,不該低頭時低頭,該好歹退一步時又進一步意氣用事,未免奸得太罕見了。
對文革史既然不甚了了,想必不曾得毛主席權謀的皮毛;團結大多數以打擊孤立少數之術未能運用自如,是不可能上奸人榜的。奸得到家,會笑得疑似皮笑肉也笑,會成功地左右逢源,減少無謂爭議,讓議題回到正題。
在無甚所求的關頭,退一萬步想,能否比紙更白,是不是清吏,都可暫且放下,倘能奸出一個循吏能吏,鑽出個空子來辦成一件事,於願足矣。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