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大談空洞無物的六大產業,卻忽視極需處理的扶貧及政改問題,難怪劣評如潮,昨天更未能像過去兩年般獲立法會支持,成為特首曾蔭權任內第三份不獲致謝的施政報告。負責答辯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力撐施政報告內容,但也代表政府就慳電膽風波向社會「認衰」,指此事引起的社會現象,值得政府及社會「反思」,替日前強烈批評傳媒的特首「補鑊」。 記者:許偉賢、莫劍弦
經過一連三天長逾30小時的辯論後,立法會昨天否決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投票反對的22人全屬泛民陣營。雖然支持者達34人,但在分組點票下議案仍然被否決,是曾蔭權繼05年及06年後再度不獲致謝的施政報告。泛民主派提出四項帶有「遺憾」字眼、關於扶貧及政改的修正案也不獲通過。
轟扶貧及政制問題
連日來各黨主要批評政府扶貧力度不足,六大產業遠水不能救近火,也有議員大彈慳電膽券政策,質疑涉及利益輸送。職工盟李卓人昨指施政報告不合格,「政治上向北京叩頭、經濟上傾斜財團、民生方面冷酷無情」,相信曾蔭權「民望跌到阿媽都唔認得」,警告特區管治「敲起近乎喪鐘」。
議員昨日集中在政制問題發炮,不滿曾蔭權未有提出真正的普選路線圖,並表明堅拒「翻叮」05年政改方案。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質疑2017年普選時間表非真正時間表,要求政府清晰交代終極普選方案結構。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轟曾蔭權在政改問題「講大話」,力促曾蔭權別拖特區政改問題後腳。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也反對政府翻叮05年方案。代表民建聯發言的葉國謙未有透露是否接受翻叮方案,只稱任何人若果「將2012同2017年兩個選舉綑綁、阻撓甚至破壞」,不利特區民主發展。
負責答辯的唐英年則逐點反駁。先力撐發展六大產業是長遠地重建特區經濟活力,接着否認扶貧不力,強調政府已提出了不少切實措施,只是有人或認為「範圍唔夠廣、力度唔夠大」。
對於敏感的政改問題,唐英年以強硬姿態回應,除寄望政改問題能達成共識,更不點名指政制尚未達致普選前,「無可避免地會被部份人士借此作為切入點,將一切問題都與政制掛鈎,通過對個別施政問題嘅批評去服務其他政治訴求。」
視批評為苦口良藥
唐英年更代表政府就慳電膽風波引發的問題暗暗認衰,指「正如一啲人士指出,呢件事所反映嘅社會現象,係值得政府同社會去反思」,同時為曾蔭權指摘傳媒肆意攻擊的言論補鑊,指當局視各界批評為「苦口良藥」,但批評必須客觀以事實為依據,否則若一如慳電膽風波般炒作、與利益輸送問題掛鈎便失諸公允,造成不必要內耗。
致謝議案投票結果
《功能組別》
贊成:何鍾泰、李國寶、梁劉柔芬、黃宜弘、黃容根、劉皇發、劉健儀、石禮謙、張宇人、方剛、李國麟、林健鋒、梁君彥、黃定光、詹培忠、劉秀成、林大輝、陳健波、梁家騮、葉偉明、葉國謙、潘佩璆、謝偉俊、譚偉豪(24票)
反對:陳鑑林、劉江華、譚耀宗、王國興、張學明、李慧琼、陳克勤、梁美芬、黃國健、葉劉淑儀(10票)
棄權:李鳳英、陳茂波(2票)
缺席:霍震霆(1票)
《地區直選》
贊成:吳靄儀、張文光、張國柱(3票)
反對:何俊仁、李卓人、李華明、涂謹申、梁耀忠、劉慧卿、鄭家富、陳偉業、馮檢基、余若薇、李永達、梁家傑、梁國雄、湯家驊、甘乃威、何秀蘭、陳淑莊、黃成智、黃毓民(19票)
棄權:(沒有)
缺席:(沒有)
註:主席曾鈺成按慣例不投票
由於未能同時獲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兩組過半數通過,議案被否決
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