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職聯」今季未能趕及上馬,但於旺角球場改建期間,計劃其中一個重點──主客場制已搶先出閘;可是甲組聯賽進行近兩個月,只有3場賽事能吸引到過千球迷入場,當中個別偏遠球場的賽事,更只得數百名球迷入場。到底主客場能否取得成功,確實值得足總與球會人士關注。
好多球場質素麻麻
主客場制最初目的,是希望吸引不同區域的「游離球迷」,因地利之便入場睇波。部份甲組球會亦與所屬地區的區議會、體育團體及中、小學聯繫,派發限量的免費門票,又試過送月餅、派禮物,希望藉此吸引市民入場。
單從入場人數看,新增的「游離球迷」不多,而負面消息不斷的屯門普高更是「票房毒藥」,迎戰大埔一仗只得今季最低的132人捧場。有球員指九龍灣踢夜波燈光度及草地質素麻麻。
大埔元朗靠粉絲撐場
主客場制成效未彰,可能與8個甲組賽場部份交通並不便利有關。如小西灣運動場的草地質素冠絕全港,可惜交通不便;九龍灣公園球場更位於工廠區,球迷不易找到。反而大埔及元朗運動場雖較偏遠,但區內忠實球迷不少,入場人數反而有保證。
選擇以小西灣為主場的公民行政總監貝可泓認為現階段重點並非宣傳,而是提升球隊的表現:「如果球隊表現不好,球迷可能入場看一次便不會再來,故現時最重要是交出成績兼踢出好睇的足球。」方向正確的主客場制要成功,看來仍有漫漫長路。
本報記者
甲組球會主場比較
小西灣運動場
球隊:公民
容量:10,000人
平均入場人數:272人
主場戰績:3勝1和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大埔運動場
球隊:大埔
容量:3,000人
平均入場人數:928人
主場戰績:1勝1和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沙田運動場
球隊:沙田
容量:3,000人
平均入場人數:706人
主場戰績:1勝1負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香港大球場
球隊:南華、傑志
容量:40,000人
平均入場人數:1,600人(南)、563人(傑)
主場戰績:3勝(南)、1和(傑)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青衣運動場
球隊:晨曦、屯門普高
容量:1,500人
平均入場人數:723人(晨)、231人(屯)
主場戰績:2勝(晨)、2負(屯)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九龍灣公園球場
球隊:愉園、大中
容量:1,200人
平均入場人數:401人(愉)、247人(大)
主場戰績:1和1負(愉)、2勝1和(大)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深水埗運動場
球隊:四海流浪
容量:2,200人
平均入場人數:527人
主場戰績:3勝1負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元朗大球場
球隊:天水圍飛馬
容量:5,000人
平均入場人數:522人
主場戰績:2勝
交通:★★★
觀戰舒適度:★★★
草地質素:★★
配套設施*:★★
*包括洗手間、小食亭等
()內為主場戰績以5★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