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製毒集團以1萬紐元(約5.7萬港元)及免費旅遊利誘青年,將共重2.7公斤冰毒的主要原材料「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偷運出境。青年昨在區域法院承認輸出及輸入受管制化學品兩項罪,被判監4年,為本港首宗判例。 記者:陳曉薇
暫委法官郭啟安判案指,被告如將該批偽麻黃鹼偷運出境,製成冰毒,價格高達500萬元,為禍甚廣。法庭要向毒販發出清楚訊息,將嚴厲打擊此等罪行,絕不容許香港淪為製冰毒原材料供應中心。
案情指,被告何家銘(27歲)於去年12月24日平安夜,隨旅行團過關出境,但遭海關關員發現被告行動異常可疑,遂將他帶入房搜查。關員在被告腰間發現一個腰封,內藏多個載有粉紅色正方形固體的避孕套,被告襪子內亦藏有類似包裝。經化驗及點算後,證實被告身上共有47條共載212粒的粉紅色固體,內含2.7公斤偽麻黃鹼。
自稱學懂便宜莫貪
被告在警誡下稱,以為該批貨僅屬違禁中藥,他為收1萬紐元報酬偷運出境。政府化驗師指,涉案偽麻黃鹼經生產過程能生產0.5至0.75公斤的冰毒,市價可達90萬紐元(約515萬港元)。
辯方指被告任職送貨,平時兼職做水貨客,案發前兩個月,有內地收貨人以報酬及免費旅遊,利誘他帶貨到新西蘭唐人街,他首次看貨時,只見大批膠囊藥丸,至提貨時見到粉末壓成固體,已覺有疑,但遭收貨人威逼利誘才犯案,現已學懂便宜莫貪。
案件編號:DCCC524/09
特稿
偽麻黃鹼近期銷量異常
冰毒原材料偽麻黃鹼原為感冒藥及哮喘藥的主要成份,主治通鼻塞。因價格較平,近年來被濫用成為提煉冰毒主要材料。本月初,一名女子涉於公屋單位以偽麻黃鹼製毒被起訴。
據悉,過往每粒含偽麻黃鹼的感冒藥平均只售1元,買60粒便能提煉到1克冰毒。內地當局有見及此,已於去年底修例,加強管制購買該等藥物的數量。
近期不少藥房發現,用於治療通鼻塞的藥物偽麻黃鹼出現不尋常需求,令藥業界人士表示關注。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