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滙指數反彈,環球金融市場隨之急挫。究竟美滙是否一如很多跟本欄持相反意見者所料,將於現水平強勁反彈?昨晚一位老友給我一點啟示,幫我解釋了最近美滙指數強勢的背後原因。
附圖為美滙指數、美國國債孳息率及美國國債拍賣數量圖。據老友說,讀者如果數數手指,應可數得出去年14次美國國債拍賣,9次美滙指數都在拍賣前夕回升。過去一年美滙指數跌多升少,按道理美債拍賣前美滙指數上升的次數,應少於50%才對。他提醒我,下次美國拍賣國債的日子是11月4日,因此即使是美滙淡友,亦最好先避避鋒頭。
那麼,美滙指數是否應在11月4日重拾跌軌?如果過去一年的慣性持續,則美滙多於拍賣後轉弱。但他提醒我,巴西最近已對其貨幣升值吃不消,決定向流入該國的資金徵稅2%,企圖阻止熱錢流入刺激貨幣進一步升值。其他新興市場政府的態度,將決定美債拍賣後的美滙走勢。
淡友宜先避鋒頭
另一方面,因為歐元區及日本最近已承受龐大貨幣升值壓力,可能在未來的G10會議中提出抗議,亦對美滙進一步貶值不利。
本欄讀者應該知道我是美元長期淡友,今次美滙縱有反彈,相信在78點以上,將重新吸引全球最大債權國──中國──進一步分散美元以外的外滙儲備。美滙指數由近期低位75升上78,差不多是反彈3月初至今跌幅的20%。估計港股亦可能調整3月至今升幅20%,折合恒指約2萬點左近。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