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 - 左丁山

吃早餐 - 左丁山

重陽登高拜山之後,路經沙田馬會,於是走入去食早餐。西式早餐不外乎咖啡或茶,果汁或香腸煎雙蛋,多士之類,中式早餐就有粥與炒麪。見到煎雙蛋,就想起一位餅家老闆在中秋節前對左丁山講:「你鍾意食月餅就食啦,唔使理嗰啲甚麼營養學家話月餅會太多膽固醇,一年食一次啫噃,你可以問吓自己,好多人時時在酒店食早餐就要食煎雙蛋加腸仔或煙肉啦,試問有冇驚過膽固醇呀?」餅店老闆所言未嘗無理,但諗諗吓,都係食碗瘦肉粥與一碟西瓜就算。
後來睇到《國際先驅論壇報》一段有趣報導,瑞典有餐廳為咗環保,為咗氣候轉變,已在餐單上每一款食物之後,列明碳排放量,環保人士會點碳排放量最少嘅食物。原來瑞典人喜吃白米(飯),但白米之「碳足印」(carbonfootprint)比大麥會高出幾倍,於是不少人放棄食飯。一位食客正在食漢堡包,畀記者捉住訪問,居然道歉,猛話食紅肉係唔啱。
唉吔,食餐食成咁,不知有何樂趣。美國有餐單列明每款食物所含之卡路里,勸人避免癡肥,瑞典十分前衞,現在推行少吃碳排放甚高之食物,想落瑞典餐一定十分冇味道。
左丁山幾懷疑一啲排放量計算嘅準確性,譬如一碗白飯與一碗拉麪之「碳足印」究竟從何說起,如何比較,內裏有甚麼假設?我哋如果吃美國牛肉,碳足印一定高過我哋吃本地黃牛(假如仲有嘅話),因為美國牛肉須要好多個小時嘅運輸時間先至嚟到香港,貨車與貨輪嘅碳排放一定高。如此講法,我哋全部吃本地生產嘅食物,應該最環保。但如此一來,世界食品貿易死晒都得啦,有幾多人會失業無飯食?

食早餐要諗咁多嘢,實在麻煩。不可不知,早餐食料會越來越貴,大凡茶葉、咖啡、可可、原糖嘅期貨價格今年不斷上升,早餐遲早要加價。乜唔係啫,糖價今年升咗86%,二十八年新高;茶葉升咗70%,創歷史新高;橙汁升60%,十五個月新高;可可升28%,三十年新高;Arabica咖啡升30%,近十一年新高。如要對沖早餐,有膽者不妨揸番一兩手期貨商品好倉,於是一路食一路笑到咭咭聲(又或者喊到食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