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問,為甚麼不在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二十周年的時刻才到柏林旅行,感受類似節慶的熱鬧氣氛。
預訂柏林的酒店時,的確看到不少圍牆倒下二十周年的優惠package,只是向來不太喜歡湊這樣的熱鬧,又怕人太多四處擠得水洩不通減了遊興,還是依照原來計劃十月到柏林一遊。
柏林圍牆的遺跡當然想看。二十年前蘇聯東歐變天第一個高潮就是柏林圍牆倒下。那是六四鎮壓後不久政治氣壓低迷的日子,忽然看到東歐的鐵幕出現一個又一個缺口,東德人民繞道匈牙利投奔西方,蘇聯袖手旁觀,東德共黨頭子昂立克束手無策,被逼下台。
不到幾天,東柏林人民湧到各檢查站包括CheckpointCharlie要過境到西柏林一遊;然後有人公然拿着各種工具破壞柏林圍牆。最後東西柏林人民在勃蘭登堡門的一段圍牆會師,高呼拆毀圍牆,熱烈擁抱及慶祝。
這一幕幕歷史連續劇在當時固然讓我熱血沸騰,到現在依然可以觸動心靈。
只是我想看的不僅是二十年前的歷史,還想看鐵血首相俾斯麥(OttoVonBismarck)的身影及足跡。為此,我花了一整天在德國歷史博物館,當中有幾小時在看關於俾斯麥的資料、照片、漫畫、官服……,希望在書本以外感受一下這位一手創建現代德國的歷史巨人。後來還冒着寒風在Bismarckstrasse(俾斯麥大街)走了半小時。唯一可惜的是,俾斯麥大概不再時興,沒有找到以他作招徠的紀念品,連海報也沒有,買到的只有座枱的小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