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旦中部的邊境進入以色列,看到男女士兵身上的搶眼步槍,個個高度戒備眼神炯炯,不禁感到緊張。
晚上進入耶路撒冷時遙望舊城中的金色圓頂清真寺,想起其地基之下的先後兩座猶太聖殿,圍牆內沉積了千年歷史之恩怨情仇,心情難以言喻。整個舊城被劃為全國性的考古保護區,一步一古蹟,每一點垂直下面亦埋藏了多層的歷史痕跡。羅馬時期的石板路及大圓柱,與拜占庭時代的馬賽克並存,十字軍時期的圍場及護城河,與橄欖山遙遙相對,兩者之間滿佈猶太人、基督徒以及阿拉伯人的墳墓,守護着聖地。
朝聖的人群與各色遊客沿相傳的苦路走,穿插於阿拉伯人區、亞美尼亞人區、基督徒區及猶太人區,再經過寄生於古教堂的埃塞俄比亞和埃及基督徒社區,終於走到建於相傳耶穌被釘十字架地點上的拜占庭及十字軍時期共生的教堂,多少人心目中的至聖之地,卻偏比維園年宵還要擁擠喧囂。
相傳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位於巴勒斯坦人區,猶太人止步。剛通過重厚嚴冷的防線觸摸馬槽位置,思考救贖的意義,卻又要再返回敵我分明的灰牆鐵網監控閘門。
或許,矛盾正是這片「應許之地」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