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接連受到「慳電膽」風波及弟婦雷曼索償事件困擾的特首曾蔭權昨天結束休假復工,隨即擺出強硬姿態直斥部份報章肆意攻擊政府,企圖削弱政府管治。事實卻是劣評如潮的施政報告才是削弱政府管治威信的罪魁禍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施政報告評分不但急挫至43分「不合格」新低,不滿比率也激增至45.4%歷史新高,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稱此施政報告為曾蔭權任內評價最差的一份,力促曾蔭權除了改善管治,也要考慮改變形象及處事作風。
記者:許偉賢、莫劍弦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月20至26日、即施政報告發表近一周後進行,成功訪問506位市民。對比15至17日的調查結果,市民對施政報告的負面情緒明顯持續,評分由49.8分跌至43分的不合格水平。滿意度雖然較本月中微增不足1個百分點至19.8%,但也是他任內五份施政報告中滿意度最低的一份。與此同時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比率卻由31%飆升14個百分點至45%新高。
「令人感到香港冇希望」
不滿施政報告未提及紓民解困措施者也由月中的59%升5個百分點至64%;滿意者則跌4個百分點至18%;另有35%受訪者不滿施政報告只簡單談及政改。
這份劣評如潮的施政報告也令「反曾」情緒升溫。雖然滿意曾蔭權施政方針的受訪者維持在月中同類調查的25%,但不滿者急升7個百分點至41%。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不諱言曾蔭權任內發表五份施政報告,以這一份獲得的市民評價最差,直指曾蔭權除了要改善管治及施政外,也要考慮形象及風格問題。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出席港大一個論壇時表示,由於曾蔭權上任後曾表示要「(政改)玩鋪勁」,又花百億千億派糖,令人以為這是一個具雄心壯志的政府,但今年這份「因循」的施政報告令人失望,「有爭議嘅唔好做、唔好講」,令人感到香港前途冇希望。出席同一場合的學者宋立功亦稱,施政報告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及推進民主只停留於「做研究」階段,完全未見成效。
立法會今天起一連三天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泛民主派就扶貧及政改問題提出四項包含「遺憾」字眼的修訂議案。由於議案要經分組點票,即要在功能及直選兩組別同樣獲逾半數支持才獲通過,預料連同原議案在內的五項議案最終全被否決,令曾蔭權再嘗05年及06年施政報告不獲致謝的「滋味」。
「連最低水平都達唔到」
去年投票支持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的民主黨今年將投下反對票。黨團召集人李華明直指,「呢份施政報告最攞命係完全冇糖派,啲基層同老人家梗係不滿,覺得唔關心佢哋,唔少阿伯仲叫曾蔭權下台,反映市民幾不滿。」他指已向特首辦主任譚志源表明,「施政報告完全唔講貧窮問題,呢點好失敗」,希望政府正視基層需要,並認為曾蔭權應盡量洗擦「縮骨」形象,否則未必為市民信任。
公民黨也會投票反對原致謝議案。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曾蔭權漠視基層聲音,是其施政最大問題之一,更力勸曾蔭權虛心聽取反對意見,「如果佢唔改變作風,唔肯聽反對聲音;唔好話政治家,就連從政人物嘅最低水平都達唔到。」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也指施政報告未向基層市民派糖,「基層覺得好失望,評分低都好正常」,要求政府加強照顧基層需要。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曾蔭權不明白公眾對他的不滿,原因不是傳媒抹黑,「市民想特首保住佢哋份工、想特首壓抑摟價,但係施政報告入面乜都冇,市民又點會支持佢?」他認為曾蔭權應該檢討施政失誤,扶貧、普選全部交白卷,才是特首民望下跌、影響特區管治的因素,「唔好吓吓性賴、賴人抹黑佢!」
施政報告評分及支持度
20-26/10/2009
評分:43.0 滿意度:19.8% 不滿意度:45.4%
27-29/10/2008
評分:51.3 滿意度:24.4% 不滿意度:35.3%
10/10/2007
評分:65.2 滿意度:52.2% 不滿意度:10.1%
11/10/2006
評分:55.8 滿意度:30.3% 不滿意度:22.0%
12/10/2005
評分:66.4 滿意度:47.7% 不滿意度:8.7%
註:08及09年的數字為施政報告發表後的第二輪跟進調查結果;其他為施政報告發表當日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