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是國內A股市場在2009年全年大小非限售股解禁規模最為龐大的一個月份,A股市場由10月初至今反覆上升,這個全年最大的限售股解禁仿似「冇乜料到」,主因是真正的考驗在本周才出現。本月解禁的股份總數大約80%在本周出籠,故此解禁洪峯剛剛殺到。
據資料顯示,有25間企業的股份在本周解禁,總值高達13500億元人民幣,當中最龐大的便是工商銀行A股,工行A股在2006年10月上市時,滙金便持有大約1180億股,這批股份在昨日起解除限售,原本照理將會對工行A股(甚至H股)構成壓力,但近期滙金反而從市場吸納工行,並表示在未來12個月會繼續在市場增持3間大型國內銀行股,故此滙金減持工行A股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其他兩個大股東──國內財政部及社保基金,相信亦不會大幅減持,所以工行A股的解禁,相信不會對其股價構成壓力。惟大家宜注意,由於工行H股(1398)的股價是高於工行A股,即H股貴過A股,因此若工行A股下跌,頗大機會會因而拖低工行H股的股價。
估值可獲提升
隨着工行A股限售股解禁後,它便成為A股全流通股,工行A股因而成為國內A股市場流通股市值最龐大的公司,其在A股市場的影響力亦大增。
從投資角度來講,當企業進入全流通時代後,價值型投資法(ValueInvestment)亦開始在該股份發揮效用,企業的估值(如PE、PB等)將獲得市場更高度重視。基本上,隨着股份全流通後,不僅價值型投資,還有其他多種投資理論及概念,亦會在該股份發揮效用。
隨着近年國內A股市場越來越多股份解禁,因而變為全流通後,國內A股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便會逐步提高,其結果是價值投資法及其他西方的投資理論會逐漸發揮更大的效用,最終可提升內地股市至更高層次。
上周建設銀行(939)公佈第3季營運情況,雖然其淨息差(NIM)並沒有如市場預期般擴闊,幸好其收費收入增長達31%,股東回報(ROE)及總資產回報(ROA)分別為23%及1.3%,頗為不俗,足以支持其股價,以建行的業績推測,工行的情況相信亦會頗佳,尤其是工行的淨息差估計會更理想。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
作者持有工行(1398)及建行(939)的相關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