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女護士被迫貶職減薪75%指仁濟醫院歧視 向平機會投訴

躁鬱女護士被迫貶職減薪75%
指仁濟醫院歧視 向平機會投訴

【本報訊】一名患有躁鬱症的女護士,指控仁濟醫院日前突以其所屬部門快將關閉為由,藉機要她轉做文職工作,月薪由3.9萬元劇減至9,565元,減幅75%,不簽調職同意書就可能解僱。她強調一直勝任現時工作,無不良失職紀錄,不滿其他同事可調往人工相若的護士職系,自己卻被貶職,怒斥院方歧視,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初步獲受理。
記者:張文傑

被院方要求調職的Ada(化名)為註冊護士,服務仁濟醫院至今13年,00年擔任內科病房護士期間,突患上躁鬱症,即時求醫並定期服藥,仍如常做前線工作。04年曾經病發,需住院一星期,同年院方年度評核指她較適合做輕巧及非診療性工作,她自此被調往只有三名護士駐守的消毒房工作。05年雖亦曾病發,但之後一直服藥,沒有再復發,病情穩定。直至去年中院方仍評定她適合做輕巧及非診療性工作。

要她轉做三級文員

Ada表示,本月21日,院方以消毒房下月關閉為由,要求她簽同意書轉做月薪只有9,565元的三級文員,她雖不是家庭經濟支柱,但認為這等同解除其註冊護士合約,而令她最難堪是同部門的一位登記護士,竟獲調往其他部門繼續做護士工作,她指兩者工作能力相若,唯一不同的是她患有躁鬱症,「佢哋歧視我,我個心好難受。」
Ada認為醫管局仍有不少需要具註冊護士資格,但較少勞力的職位,例如疾病控制工作,可供其調任,她昨日拒絕簽署同意書,並向平機會投訴。不過,她擔心院方會以她的健康情況不宜繼續在醫院工作為由,借機將她解僱。

「醫管局自打嘴巴」

協助她的勞工基層權益網絡聯絡人尹兆堅表示,平機會初步受理Ada的投訴,尹兆堅說:「醫管局成日話情緒病有得醫,好普遍,鼓勵市民唔好歧視佢哋,但家自打嘴巴。」他指仁濟醫院的做法形同無理解僱,違反殘疾歧視的條例以及勞工法例,會盡力為Ada取回公道。
仁濟醫院發言人稱,在人事聘任及員工調配方面會確保員工獲平等對待。就上述個案,如有需要會配合平機會的跟進工作。

專家之言
患躁鬱症未必影響工作

躁鬱症屬精神病一種,精神科教授指約100名成年人有兩至三人患有此病,頗為普遍,容易有短暫興奮及會說話較多,大部份可以藥物穩着情緒,未必會影響工作能力,不少患者在定時服藥加上心理治療,可勝任紀律部隊及難度高的工作。
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教授表示,躁鬱症即是短暫興奮加抑鬱,成因頗多,遺傳性比一般精神病高,甚至可能隔代遺傳,多在青少年後期至20多歲發病,嚴重至躁狂者會妄想比所有人優勝,十分自大,甚至有暴力傾向。
李誠指很多患者均需長期靠藥物控制病情,但如獲得良好治療,「一般人可以做嘅工作,專業、非專業乜都可以做,冇話一定唔可以做某種工作。」他指一切視乎個人而定,根據本港法律,如患者工作上有能力勝任,任何人不可純粹因患者有此病而作不公平對待。

可找醫生寫報告

李誠建議因此病受到僱主不公平對待的人士,可找一位獨立精神科醫生為其工作及社交能力做一份報告,再與僱主一方的報告作對比,以證明自己是否勝任。他提醒患者的家人要先認識此病,並多加支持及鼓勵,加上患者定時服藥,便可好好控制病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