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包,不但可以飽肚果腹,還可以作為另類經濟指標──巨無霸指數(BigMacIndex),讓經濟學家和政府計算貨幣購買力,計算兩種貨幣滙率是否合理。
巨無霸指數是由英國《經濟學人》財經雜誌於1986年提出。《經濟學人》編輯選擇使用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包作為經濟指標,只因巨無霸在全球多國都有供應,而各地製作規格相同,由當地麥當勞的特許經營商對材料議價,令到巨無霸指數能有意義地比較各國貨幣。
一個巨無霸 肯雅人工作158分鐘
兩國巨無霸的購買力比較,是將A國巨無霸以當地貨幣價格,除以B國巨無霸的當地貨幣價格,得出的結果值,跟實際滙率比較,若低於滙率,則A國的貨幣滙價被低估;若高於滙率值,A國的貨幣滙價則被高估了。
以去年7月美國的巨無霸賣3.57美元為例,英國的巨無霸賣2.29英鎊,購買力平價滙率為:3.57美元/2.29英鎊=1.56,即1英鎊兌1.56美元。但當時實質滙率是1英鎊兌2美元,意味英鎊被高估了22%。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其後將巨無霸指數的應用面,擴大到某國的工人要工作多少工時才能買到一個巨無霸漢堡包,令人以更實際方法得知上班族的購買力。瑞銀今年3月公佈的巨無霸指數,以芝加哥、東京和多倫多市的上班族購買力最強,只需工作12分鐘,遠低於平均數37分鐘,就可賺夠錢買一個巨無霸;非洲肯雅內羅畢(Nairobi)人購買力最低,要工作158分鐘,才能買到一個巨無霸。
瑞銀財富管理
巨無霸指數看經濟
-最昂貴-
挪威 售價:5.79
瑞士 售價:5.60
丹麥 售價:5.07
瑞典 售價:4.58
歐元區 售價:4.38
-最實惠-
斯里蘭卡 售價:1.95
泰國 售價:1.86
中國 售價:1.83
香港 售價:1.71
馬來西亞 售價:1.70
註:今年2月4日售價,以美元為單位
買巨無霸所需工作時間
城市:東京(日本) 分鐘:12
城市:倫敦(英國) 分鐘:13
城市:紐約(美國) 分鐘:14
城市:香港(中國) 分鐘:14
城市:悉尼(澳洲) 分鐘:14
城市:巴黎(法國) 分鐘:20
城市:台北(台灣) 分鐘:20
城市:北京(中國) 分鐘:44
城市:耶加達(印尼) 分鐘:136
城市:內羅畢(肯雅) 分鐘:158
註:瑞銀於今年3月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