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凌:現時買樓不值博

卓凌:現時買樓不值博

【本報訊】豪宅呎價達7萬元,撇除真假問題,樓市是否存在泡沫,甚具爭議性。卓凌地產分析行政總裁鍾維杰指出,單靠一兩個交易,技術上不可以確立趨勢已形成,他質疑現象是否可以持久。至於港人會否因樓價趨升,以致不能「上車」?他說,根據過往分析,本港樓市只有波幅,沒有升幅,買樓自住是消費品,「若要太貴才可以居住,何必呢!」

15年來樓市有波幅冇升幅

樓市有沒有泡沫?鍾維杰說:「相比97年,現在的泡沫沒有97年時大。」雖然他重申,以分析角度來看,是否有泡沫,意義不大,因當中存在感性的角度。不過,他同意,現時入市的值博率很低,「從投資角度出發,先看風險。以值博率計,即你預期賺多少,與你預期可能蝕多少,將兩者的機會率相比,你會發覺,越來越不值得博。」
鍾維杰指出,現時整體平均樓價已接近高位,個別樓盤更已超過高位,總括而言,近年樓市在高位運行,問題是能維持多久?「風險高,是否一定會跌呢?又不是,我們見過很多市場,仍能撐一段時期,但就重未試過有市場可以長期不停地撐!」
私人住宅市場,通常是反映經濟,國家人均生產總值(GDPpercapita)長遠與住宅樓價有關,GDP亦與資金流量有關,尤其近期資產價格或正反映資金流量。鍾維杰指出,近期香港以至全球的升市,與金融海嘯後,各國推出多項救市措施或有關係。

買樓自住「嫌貴唔好買」

他舉例,各國央行不斷印銀紙及在市場注資,加上利率低企,不難令已退休人士,被迫投資。一旦情況逆轉,鍾維杰直言:「很危險。」
不過,面對樓價不斷攀升,很多港人、尤其年輕人,「望樓興嘆」之餘,亦恐不再「上車」,將更難有置業機會。對於樓價急升,難以置業,鍾維杰直言,「嫌貴就唔好買!」他以光顧餐廳為例,「發覺又唔抵食,又貴,就不會再幫襯。」買樓亦如是,用作自住,是消費品,並非純粹投資,與駕車、食飯等消費無異,「若要太貴才可以居住,何必呢!」
支持鍾維杰不追「上車」之說,是因為他曾將全球多個城市,94至08年的樓價作分析,發現香港整體樓價在這15年間,本港樓價「有波幅冇升幅」。本港曾出現兩次很大的炒賣機會,一次是03年沙士,另一次是97年,但樓市只是大上大落,並沒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