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三招抗美元弱勢

名家三招抗美元弱勢

聯繫滙率制度下,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疲弱,港元亦冇運行。面對資產貶值的危機,商品大王羅杰斯籲散戶應力求自保,覓保值工具,並待美元反彈時伺機沽出。末日博士麥嘉華建議買黃金,卓能集團(131)主席趙世曾則首選投資物業,看好中檔物業及豪宅前景。 記者:余美玉、黃碧珊

商品大王羅杰斯 購實質資產

曾預計美元及美債有機會齊齊下跌,建議投資者沽美元的「商品大王」羅杰斯(圖),以電郵回覆理財版時,直指美元有麻煩(introuble),預期在未來10年,美元將喪失現有儲備貨幣之領導地位。他狠批美國領導者,不時發表要保持強美元的政策,只是空談,缺乏實際行動。

羅杰斯

待短暫反彈沽美元

面對美元跌勢,羅杰斯指,現時正觀察局勢發展,旗下的投資組合暫採取「不買也不賣」方針。不過他提醒投資者,當市場過份看淡時,美元或會作出短暫反彈,屆時他會伺機沽出美元。
他建議散戶力求自保,留意價格相對較便宜的「實質資產」,包括天然資源及商品,如農產品、天然氣、白銀、白金等。他指當美元下滑,商品價格將上升,料未來十年黃金將突破每盎斯2000美元。另他認為港元無可避免隨美元貶值,建議港人另覓保值工具。被問到人民幣是否好工具時,他說不知道,「但我持有人民幣,現在是好貨幣,可作投資工具之一。」

卓能趙世曾 首選買物業

卓能集團(131)主席趙世曾(圖)認為,美國仍是世界經濟強國,「美元太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加上中國持有逾8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為保資產免貶值,相信中美已有協議,故不應過份看淡美元。
不過趙世曾指,全球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息口料持續低企,將帶來通脹問題,故應透過投資物業及股票抗通脹。他本人首選投資物業,原因是香港土地供應少,加上受惠內地的投資移民,相信「即使短期樓價或有調整,但長線必升,其中以中檔物業及豪宅最受惠。」

趙世曾

看好國壽、中行、工行

對於股票,趙世曾提醒散戶「短線有風險」,他看好前景較亮麗的中資龍頭股,如國壽(2628)、中行(3988)及工行(1398)等。除股票樓房,他還投資澳元及白金作抗通脹工具。
澳洲天然資源豐富,加上澳元利息高,可「滙息齊收」。選擇白金因黃金價格處「非常高位」,但白金漲幅相對黃金較低,料仍有上升空間。

末日博士麥嘉華 籲月供黃金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GloomBoom&DoomReport》編輯麥嘉華預料,美元短期將出現反彈,但長遠美元兌其他貨幣仍處弱勢。
他認為,美國政策施行者相信,弱美元有助回復經濟及加強競爭力,但並不能令國家富強。

可留意內地房產

受到美元拖累影響,港元價值亦下降,蠶食資產價值及購買力,麥嘉華指出,港元跟美元掛鈎是一大錯誤。
港人要保住資產,惟有轉揸物業、股票、貴金屬及加澳二幣,以作對冲,「建議可每月買入少許黃金,因其現價仍未完全反映狂印鈔票所帶來的影響,而且對全部貨幣而言,亦有升值能力。」此外,他又指中國物業價格合理,投資者亦可留意。
不過,麥嘉華提醒投資者,現時美息低至零,再加上各地央行奉行貨幣寬鬆的政策,故現金及債券不宜沾手。

星展王良享 建議揸外幣

星展環球金融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圖)指,雖然現時美滙指數處於低位,但參考環球中央銀行數據,各國增持非美元數量較多,料美滙指數中長期表現較現時更低。王良享建議投資外幣及資源商品,如歐元、澳元及黃金等。

可買中國市場ETF

由於央行吸納歐元比例增加,現時每歐元約兌1.5美元,並未觸及去年1.6美元高位,可入市持有等升值。由於中國向澳洲買入大量天然資源,可支持澳元滙價,建議分段吸納。
王良享認為市場焦點將由歐美移至新興市場,故看好經濟發展前景較好、人均負債水平偏低的中國,「同中國有關的投資,有買貴,冇買錯!」可選擇人民幣資產,如與中國市場有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對於有指中國市場已見泡沫,他指在實體經濟支持下,即使有泡沫形成,也會慢慢縮細。

王良享

部份商品基金表現

巴克萊商品大王農產品指數
3個月過往總收益:+4.87% 本年迄今過往總收益:+0.32%
1年過往總收益:-3.34% 3年過往總收益:-

領先農產品
3個月過往總收益:+11.11% 本年迄今過往總收益:+15.32%
1年過往總收益:+16.72% 3年過往總收益:-

施羅德商品
3個月過往總收益:+12.17% 本年迄今過往總收益:+30.72%
1年過往總收益:+1.73% 3年過往總收益:+1.30%

貝萊德世界黃金
3個月過往總收益:+22.67% 本年迄今過往總收益:+53.55%
1年過往總收益:+106.19% 3年過往總收益:+11.61%

註:截至10月21日
資料來源:晨星(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