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體系大執位,歐美在喘息之際,以金磚四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已迅速復元,在國際舞台影響力與日俱增。宏利資產管理旗下SBI基金管理投資總監NavneetMunot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全球已進入新時代,中國及印度將取代歐美,成為未來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印明年增長勢贏歐美
今年印度雨季降雨量較正常少兩成,但Munot認為對今個財政年度(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國內生產總值(GDP)影響不大,因現時農業生產佔該國GDP不足兩成,預計印度2010年度GDP增長6.5%至7%,2011年度更達7.5%至8%,情況較歐美更佳。
他指出,從經濟增長來看,印度及中國兩大新興國家的經濟已與西方國家脫鈎,隨着金融實力(financialpower)西向東移,未來將是新興市場的天下,中印更是未來7年環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包括印度盧比在內的亞洲貨幣,在未來一至兩年將是全球表現最佳的貨幣,故投資者宜密切注視兩國發展。
快變成消費主導大國
中國及印度人口合共達22億,佔全球人口約三成,Munot指中印消費者數目難取代美國,但隨着強勁發展,中印消費者數目將急增,勢成消費主導大國。現時印度情況猶如十年前的中國,加上內需佔GDP高達55%,印度增長潛力相對中國為大。
印股年內升逾七成,為金磚四國中最勁。他表示,雖然印股在未來1至2個月會較波動,但在環球經濟環境改善、外資積極流入、消費及製造業穩步復蘇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印度企業盈利明年有機會急漲兩成,故當地股市長線仍有進一步攀升空間,看好基建及消費相關股份,電訊、科技及出口股會跑輸大市。
大國崛起
羅杰斯挺中國晉身G4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11月中首次訪問中國,而本月初在土耳其舉行的七國集團(G7)會議上,美國提出以G4取代G7的建議,加入中國為主要成員國;奧巴馬訪華期間,有機會向中國推銷這項新構思。中國大好友、商品大王羅杰斯贊同中國加入G4。
G7難代表世界 促廢除
美國10月初便首次提出改組G7,由歐盟取代原有的英德法意4個歐洲國家,將加拿大剔出,保留美日並加入中國。
對此,羅杰斯對本報表示,過去多年他已一直宣揚G7應該被廢除,因它只是一件廢物(waste),過去逾10年G7已不能代表世界,主因未有包括中國在內;任何一個國家集團若沒有包括中國在內,將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變得沒有意思。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亦贊同中國加入G4,因為可以有多一個國際平台發表中國的聲音,亦凸顯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事實上,中國的經濟規模很快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全球主要經濟體系將可透過G4,討論關注事宜並形成決議。他認為,即使中國未能透過G4爭取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亦可透過G20平台發表意見。
中國社科院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認為,這些組織只是制度,定期開會商討國際形勢及重大事務;他認為G20已夠代表性,更多國家集團只會令事情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