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楊凡新作《淚王子》惹來極大迴響,主角非港人卻代表香港參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陶傑與李安攜手推薦、TVB高層樂易玲隨隊出發參戰威尼斯影展。過譽與否閣下自有定論,但此片雷聲大淚水多卻是不爭事實,如欲好好哭一場,自備紙巾入場吧。
記者:蒙為亮
攝影:陳盛臣
化妝:MichelleTong(http://www.make360.com)
髮型:NickieLam(04orient4)
場地:LanKwaiFongHotel
服裝:Burberry
張孝全:
憑電視劇《孽子》同志角色嶄露頭角,2006年,提名電視金鐘獎最佳男主角、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及最佳新人,曾參演電影《盛夏光年》。
楊凡:
1973年回港當攝影師,其後為港台電影圈引入多部外國非主流文藝片,1984年首次執導《少女日記》,其他作品有《美少年之戀》及《桃色》。
范植偉:
2002年憑《鹹豆漿》啟文一角,奪法國南特影展最佳男主角,同年憑《美麗時光》奪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及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淚王子》故事
1954年台灣戒嚴,空軍少尉孫漢生(張孝全飾)與妻子金皖平(朱璇飾),帶着女兒小立及小周,居住空軍眷村,生活樂也融融。不久,孫與金同時被憲兵拘捕,孫家被查封,小立及小周頓失依靠,只得由鄰居高家和孫好友丁克強(范植偉飾)分別照顧,然而眷村中流傳丁喜歡嫂子而誣告孫,最後金嫁給了丁,同時金的好友歐陽及其夫劉將軍也被牽連,是否也與丁有關連?這四人間的關係千絲萬縷,難以追尋源頭。
楊凡=楊
范植偉=范
張孝全=張
記者=記
刪剪乾柴烈火一幕
《淚王子》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身份混亂,姑勿論背後原因如何,這片確實不賴,否則李安與林青霞不會絕讚、陶傑不會賦詩詠頌。這電影感動位多的是,看罷我久未釋懷,打仗傷亡生離死別固然催人眼淚,那份駭人的白色恐怖,才是最可怕。
楊:記者先生,你是對的,故事背景就是1954年台灣戒嚴時期,那時所有人都怕,怕再有戰爭,怕早上出門的丈夫不再回來,怕自己人控告自己人。取名《淚王子》,意念來自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快樂王子是站在城中的一個石像,看見窮人很心痛,所以流下淚來,變成淚王子,旨在反映大家都為那時的社會抱不平。
范:《淚王子》是個借代呀,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我們拍了四十多天,很順利,之前各演員看過劇本多次,做足準備。
記:范植偉你演慣愛情片,今次演得可好嗎?
范:覺得不錯,導演也不兇,這次我演一個不太正面的人,有更大發揮空間,不過在內心戲方面要花更多苦功。
張:我則要苦練手風琴,我甚麼樂器都不會,但很神奇,只花一個月苦練也拉得不錯,現在我已不自覺愛上手風琴了。
楊:別只說你們準備充足呀,我作為導演也得花五年時間籌備,要跑到台中、墾丁找未起高樓大廈的場景,電影第一幕老師在岸邊作畫的場景,正正在墾丁拍攝,也花了二百多萬港元重建五十年代台灣空軍的村落。花我最少時間的是選角,你們兩個我一看就喜歡。
記:是否要發掘新一代的吳彥祖和馮德倫呢?
楊:他們兩個已經夠紅啦,不需要我啦。哈哈,他們的Fans可多。
張:我非常喜歡自己的角色,因為角色性格很像我自己,就是那種拚了命也要完成目標的人,戲裏我當一個空軍小隊長,雖然沒上過飛機真正打仗,但感覺蠻正義的。
范:不但角色,整部電影我都喜歡,淚給人很多反思。最難忘一場戲,是張孝全過身後我跟大嫂表白,大嫂拒絕,但那晚我就和大嫂乾柴烈火,這場戲我演得很深刻,可惜……
楊:可惜最後我刪剪了,這幕戲我也喜歡,但不是因為太長而刪剪,而是落差太大了,很多人也覺得這個過渡急了點,觀眾可能不接受,所以到最後我用其他方法交代劇情。
范:沒有上映的部份,才是最令人難忘的,電影往往是這樣子的。
愛要自己爭取
《淚王子》的主要戲軌是勾二嫂,戲中范植偉因愛上大嫂朱璇而害死張孝全,但現實生活中的他倆,愛情觀卻各走異端。
楊:《淚王子》主線並非打仗,而是男男女女的情感拉鋸。電影基本上是沒有仇恨的,就算張孝全被范植偉打小報告,最後弄得人頭落地也不是含恨而終的,我想講的,其實是愛情和遺憾。
范:對白很多,有幾句我很感動,尤其兩位小童星演我們小時候的幾幕戲,對白道盡大人世界紛亂的感情瓜葛。
記:戲裏大人世界的多角戀錯綜複雜,現實生活中你們的愛情觀又如何?
張:愛情,就是兩個人同時愛上對方,真心地愛就有天長地久的愛情,但每對戀人不一定愛得天長地久,一段好的關係,需要時間培養。以前的我,會單單因女孩子漂亮就展開追求,這是儍儍的開始,理性過後就會分手收場。
范:現在的我想愛就愛,不要囉嗦,如果不配合就不要靠過來。大家都成年了,做甚麼都應爽快一點,有甚麼話藏在心底不說,最後只苦了自己誤了女方。愛情可以好簡單,只是人長大了,有太多機心計算,損了關係。
記:戲裏你們是好兄弟,最後反目愛上同一女人,現實生活中你們會這樣嗎?
張:我當然不會啦,拍拖於我並非人生最重要的事,可能是性格影響吧,愛上兄弟的女人,我一定不會的。
范:我一定會,愛是要爭取的,愛情沒分對錯,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所以是自私的,太大方不好呀。如果是我,我必會跟大嫂說:「我由第一眼開始就愛上你。」其實戲裏我是悲情人物,大家看到最後就明白了,對吧?導演!
楊:對呀!對呀!作品裏所有角色其實都心地不壞,一切都是因愛成恨的禍,人生太複雜,很多東西我們都控制不了,包括愛情。
獎項是必需品
又臨影壇派成績表時候,楊凡孤高一句:「奪獎不重要。」范植偉和張孝全對獎項卻抱持不同態度,一個恨,一個不恨。
楊:電影就是這樣,有人讚有人彈,每人觀點都不同,我只能說:「《淚王子》可以參展威尼斯影展,是因為拍得好,但在金馬獎空手而回,是因為拍得不太好。」我是愛香港的,香港也愛我。
記:很玄,可否說明白一點?
楊:自己參透吧,哈哈……
范:獎項是有必須的,我不認同奪獎是人家給你面子,我演得好就應該有回報。拍電影如回校考試,考得好,老師在成績表上給你A,這是最直接的。
楊:如果你很努力,又覺得自己已經演到最好,人家還不給你A呢?
范:那我只得再再再努力一點拿A+,我珍惜每一個獎。有人問我:「有想過怎樣進步嗎?」我只有四個字──不停的拍,拍得戲多不會悶,只會更老練,演員就是要不停的演,過程中可能會迷失,但沉澱後一定演得更好。
張:拿不拿到獎,我倒沒所謂,我愛的是新鮮感,每個角色都帶給我新鮮感,令我打從心底愛上拍電影。
范:對的,不只角色,跟不同演員演戲也有不同感覺,你在片場中,也常常學導演說話……
張:這些不要講吧,只是玩玩而已……
楊:拍這部電影,大家在高雄相處四十五天,混熟了,我們真的像一家人,一起吃餃子,大家都很有家的感覺。
范:拍攝日子很美好,可惜時間太短,拍《淚王子》不累人,只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