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三十多歲才學人創業,我邊聽她的滿腹大計,邊在旁直淋冷水。好像看着她把儲蓄回來的血汗錢,拿去豪賭一場。我帶着微嘲的語氣,叫她不如把錢直接投進大海。掛線後,我忽然想到,究竟自己怎會變成這樣?三十歲一點也不老,只是我們的冒險精神都不知哪去了?現在的寫照是:安於留守現狀、不改進就等於不會犯錯、對未來充滿恐懼、勇氣全被生活耗盡。
我們都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年頭看的《奇幻逆緣》與剛看過的話劇《我不快樂》,都帶出同一訊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對生活有期待、有熱情,你依然可以追求理想,那與年紀無關。所以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有什麼可笑?那也只是因熱愛生活,才會追求。最終悲劇收場的話,只歸咎於追求的東西不同,或者一方求財,一方求愛,或求性而已。為了貫徹「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理念,我去了學彈鋼琴,感覺原來如此美好。
怎麼我可以一方面鼓勵別人去追尋理想,一方面又狠狠推翻別人的理想呢?很是矛盾。是否一與金錢直接掛鈎的東西,人就會變得計算起來?
可能愈計較得失,就會失去愈多,反而無慾無求會結下很多好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