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耗資3.34億元(人民幣,下同),在辛亥革命發生地湖北武漢興建辛亥革命博物館,規劃方案近日在武漢官方網上公示,年內開工,兩年後落成。
內地有報道指,屆時胡(錦濤)馬(英九)會極可能會在此舉行。
辛亥革命博物館位於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首義廣場南側,計劃新建一棟三層樓的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建築方案由國際招標選定,博物館外觀具鮮明標誌性,肅穆凝重,與武昌名勝蛇山、紅樓及武昌老城區協調。
方案的正面是高台加大屋頂架構,傳承中國建築「雙坡屋頂」和飛簷翹角的特質;側面看,三塊幾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像,頌揚「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博物館將成為研究辛亥革命重要地點。整項工程工期680天,計劃於2011年4月建成。
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辛亥革命(又稱武昌起義、雙十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幾千年專制帝制,開啟民主共和新紀元。因事發農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中華民國以此為國慶日。
中共尊奉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為先聖,故對辛亥革命表示敬重,後更將辛亥革命當成與國民黨溝通和對國民黨統戰的重要元素。據悉,當局還計劃投資125億元復興武昌古城,以示紀念。
中國廣播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