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一錘定音表明不會復建居屋干預樓市,但就可能加快推出居屋貨尾單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表示,當局有約4000個貨尾單位在明年推出,如有需要會盡快推出市場,為熾熱樓市降溫。有立法會議員指,若樓價持續上升,市民可能要到深圳才能置業。
鄭汝樺昨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表示,不能透過興建居屋去壓抑樓價,但政府會密切留意樓市走向及優化土地供應。面對豪宅及中價樓樓價急升,她指今月底重售約1400個居屋單位後,還有約4000單位未推出,有需要時會盡快推出應付需要。對於多名房委會委員要求復建,鄭汝樺重申政府不應做發展商,並要集中資源去協助最有需要人士上公屋,「我哋都要考慮復建居屋對公屋供應嘅影響」。
鄭汝樺又指,市場上有不同類型樓宇供市民選擇,又指市民置業時可能考慮升值問題,而不選擇一些價格較低及可負擔單位。她強調未來數年市場會有五萬多單位推出,其中三萬多是面積700呎以下單位,相信可應付需求。當年一手炮製八萬五政策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在另一場合表示,各方應實事求是地討論應否復售居屋。
並非與政府唱反調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若樓價繼續上升,市民可能要到深圳才能置業,建議當局每年建2000至3000個居屋單位。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指,鄭汝樺建議促進居屋二手市場是好事,但擔心居屋業主大多是自住,未必有足夠二手居屋供應。他又指,提出復建居屋是希望反映市民及房委會委員意見,並非與政府唱反調。不過,自由黨主席劉健儀認為樓市政策不應朝令夕改,對重建居屋有保留。